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杭温入列“国际湿地城市”

字体:
—2025—
07/25
07:11:14
2025-07-25 07:11:1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来逸晨 叶怡霖 甘凌峰

  浙江在线7月25日讯(记者 来逸晨 叶怡霖 甘凌峰)7月24日,《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开幕,新一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我省杭州市与温州市成功入选。

  这是全球湿地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湿地退化危机,表彰在湿地保护与城市和谐共生方面成就卓越的城市。记者了解到,中国于1992年加入致力于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正是由《湿地公约》组织发起,自2017年启动认证至本次名单揭晓前,全球共有43座城市入围,其中中国13座。此次新增的31个城市中,我国占9座,浙江独占两席,是全国唯一的一次性有2座城市入选的省份。

  现场,杭温两座湿地城市分别通过宣传短片亮相。镜头里,全球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的海南鳽在千岛湖繁衍生息,东方白鹳在西溪湿地展开羽翼,一度濒危至全球仅存约2000只的黑嘴鸥在温州湾滩涂嬉戏,黑脸琵鹭优雅的身影倒映在潮间带。这些鲜活影像,成为湿地生态修复最生动的国际语言。

  鸟类种群的回归并非偶然,背后是杭温两城持续数年的湿地保护行动。在杭州,西湖、西溪、大运河综合保护工程让湿地水域恢复生机,铜鉴湖、阳陂湖等古湿地重焕新颜;温州创新滨海生态修复,2023年至2024年突击清除互花米草4.9万亩恢复滩涂,打造每年吸引数万海鸟来此筑巢栖息的“候鸟驿站”。

  “杭温两市都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当地湿地保护联动全球生态和国际性资源保护。”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管理处处长洪流表示。

  据杭温两地赴会的有关部门代表向记者透露,大会现场的展览中,浙江湿地保护关于“湿地与城市共生”的重要理念,被频频点赞。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探索20年的“金镶玉”模式,以湿地公园为“玉”,周边区域发展作“金”,不仅将湿地50%的区域向市民免费开放,还带动湿地公园周边旅游、文化、居住、创业等城市价值复合化、集约化发展;138条河道将1166公顷土地分割成161座绿岛,经过系统性治理,水质从五类跃升至三类,夏季气温比城区低3℃至5℃,温州三垟湿地将生态修复写入城市基因,成为“城市绿肾”。

  “浙江用1658万亩湿地勾勒出生态大省的绿色基底,按《湿地公约》分类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人工湿地五大湿地类型在此齐全。”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湿地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