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沪指冲上3613点后回落;7月24日,站上3600点,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7月25日,围绕3600点震荡调整至3593.6点……三进三出之间,A股开启了3600点叙事。
在不少股民眼中,3600点是一个特殊节点。
2021年1月,沪指就曾在站稳3600点后冲击3700点,可随后不到一个月就被打回原形;2021年底也曾又一次站上3600点,不久后也遭遇下挫,股民损失不少。
今年再次站上3600点后,后劲会如何,尤其是能否突破去年“924”行情最高的3674点,成为不少人评判牛市的依据。
略显反差的是,和活跃的股市相比,眼下市场的讨论声量却不高。
涌金君以“牛市”为关键词,在微信指数搜索发现,去年“924”行情期的讨论度最高达5亿,而在站上3600点的7月24日,这一数据仅为5千万,二者相差十倍。在许多平台的热搜榜上,也鲜见“A股”的踪影。
这次的3600点,为何静悄悄?
图源:视觉中国
“大家对这轮牛市的体感差异很大,几个交流群聊得也不多。”浙江一位资深股民告诉涌金君,这段时间,他认识的股民群体中,有赚到钱的,但也有人的持仓表现差强人意。
投资者的悲喜不尽相同。有分析就指出,本轮上涨中,银行、中字头权重股功不可没,它们凭借庞大的市值和权重,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力量。问题在于,这些权重股的上涨并没有带动市场的全面繁荣,从而导致“指数涨、账户不涨” 。
“散户们更喜欢2007年和2015年那样‘鸡犬升天’的‘全面牛’,而非‘指数牛’。”该股民说。
频繁换仓可能是股民“获得感”不强的另一原因。华夏ETF团队认为,今年以来,银行、军工、创新药和基建等市场热点不断,促使A股市场加快往3600点靠拢。股民们则频繁来回横跳,试图在短时间内抓住每一个“风口”,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某券商分析师告诉涌金君,从交易规模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A股规模已较为庞大。一组数据可以对比:2015年牛市最高点,A股总市值70万亿,个股超2000家;而如今,站在3600点,A股总市值已经109万亿,个股5600多家。
他分析,2015年牛市每日成交额达2.5万亿,现在若要普涨,每日得交易到4至5万亿元。
这是什么水平呢?去年“924”行情中最高成交量为3.5万亿元,就已算上“全民炒股”了。若现在想维持4至5万亿元,确实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民对A股未来走势的判断。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来了,站稳3600点后,此轮“结构牛”是否会进一步升级为“全面牛”?
信达证券从历史指标分析,去年10月以来,震荡市出现估值位置偏低、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等特征,这些很像2013年至2014年中和2019年的震荡市。由此分析,今年下半年,大概率会有更全面的牛市。
此外,从流动性和政策驱动角度分析,资产荒的环境下,保险资金已经对市场产生影响,后续随时可能会加强的是居民资金。去年9月股市熊转牛以来,股市的赚钱效应逐渐企稳,居民资金加速流入的条件逐步具备。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官陈果则认为,本轮牛市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但进程相对温和,上涨速度不会过快。当前市场处于盈利周期的低位启动阶段,供求改善缓慢,这种节奏使得本轮牛市有望走得更长。投资者需要对市场节奏有合理预期,并保持耐心。
面对3600点以上的A股市场,华夏基金则建议,对于已经持有一定利润的投资者来说,整体继续持有并优化结构即可;对于等待入场点投资者,结合市场轮动特征进行布局,不断高低切换,目前一方面围绕基建、周期等热点进行交易,同时关注调整后的人工智能、游戏、金融科技等科技方向,也可前瞻性地逐渐增配红利、宽基来平衡回调风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