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扎根在秀洲王店奶牛场的95后“农二代”

字体:
—2025—
09/13
10:07:12
2025-09-13 10:07:1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马佳妮 阮西内

  这两天,在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冻兴牧业的现代化牛舍内,农二代、牧场负责人顾利斌与记者分享了自家牧场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多元化转型的故事。

  顾利斌是“95后”,他家养牛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99年——时年4岁的他,便在奶牛场的日常中长大。“最初家里只有30多头牛,父母每天早起割草,手工挤奶,条件很艰苦。”他说,“从小接触奶牛,让我对这份事业有了天然的感情。”

  2016年从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顾利斌先在上海光明乳业实习了两年半,2018年10月正式接手牧场。他的“首件事”是将奶牛数据从纸质文件转为电子化管理,为科学养殖打下基础。

  2022年起规划建设的两栋全封闭运行的楼房式牛舍,彻底改变了传统牧场的气味问题。“牛舍南北通风,臭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内部基本闻不到异味。”顾利斌介绍,牛粪通过自动刮粪板输送至粪污处理中心,一部分制成有机肥供周边葡萄种植户使用,另一部分则加工为奶牛卧床的垫料,实现循环利用。

  目前牧场存栏700多头奶牛,每头牛耳标记录着“身份证”信息,可通过基因组检测追溯族谱;其中部分奶牛的基因组数值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主打包新鲜牛奶,包装上印着‘牛好,奶更好’,这是我们对品质的承诺。”

  除了生产端升级,顾利斌还推动牧场向“农牧文旅”融合转型。他打造了“牛花花”等卡通IP形象,吸引上海等地亲子游客前来体验:观看机械化挤奶、亲手喂养小牛、学习奶牛科普知识,最后品尝新鲜奶制品。“过去人们路过牧场要捂鼻子,现在每周游客络绎不绝,卖牛奶转向‘卖体验’,效益更稳定了。”

  提及未来,顾利斌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重点攻关奶牛育种技术;同时拓展农牧文旅模式,让传统牧场在现代化路上走得更远。“父亲的‘传统经验’与我的‘新思路’虽有碰撞,但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我相信,只有融合一二三产,牧场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从手工挤奶到智能管理,从单一卖奶到多元体验,顾利斌的转型实践,正为传统畜牧业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牧场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两天,在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冻兴牧业的现代化牛舍内,农二代、牧场负责人顾利斌与记者分享了自家牧场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多元化转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