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爆单走红后的这两年,全网最听劝的伞叔做了哪些事

字体:
—2025—
10/02
08:40:10
2025-10-02 08:40:10 来源:潮新闻

  国庆前的浙江绍兴上虞,盛夏滚烫的感觉依然在。

  “飞恋伞厂”二楼的生产车间里,11位工人埋头赶制一款“汤姆猫”反向折叠伞。这把伞在抖音卖了1万多把,库存告急,工厂正在加急备份1万把。

    工厂负责人汤义愿拿着半成型的“生菜伞”反复检查。“这是粉丝在评论区提的需求,我们去柯桥找了三次工艺,打了五六次样,下个月才能出成品。雷总说‘听劝才能做好伞’,这话没错。”

  汤义愿口中的“雷总”,就是被网友称为“全网最听劝的老板”的雷鹏琳。这个从河南洛阳来上虞打拼的“伞叔”,凭着一把把“听劝”的伞,在抖音攒下200多万粉丝。

  社交平台截图

  听劝伞叔,看见每一份“奇思妙想”

  今年杭州的夏天格外长,高温天数多、雨水少,不少人替伞厂捏把汗。

  开学季工厂做了不少小朋友的伞。记者 戴佳轶 摄

  但雷鹏琳的语气里没一点焦虑,“我们不是只卖雨伞,也卖防晒伞,功能不单一。”他的抖音橱窗里,黑胶晴雨伞已售8.3万把,扁六折渐变伞卖出7.2万把,价格多在20-50元间,“都是学生、年轻人能接受的价。”

  国庆前夕,防晒伞的订单还在涨。“大家出游多了,防晒成了刚需。”工厂货架上的伞摆得满满当当:有印着卡通图案的学生伞,有带镭射反光条的夜用伞,还有伞面缀着蕾丝的洛丽塔风格伞。“就是这把反光伞,让我走上听劝路,两年前的一天,粉丝评论说‘走夜路怕黑’,我当即就研发,最后卖了7万把。”

  此后,他把听劝当成了做伞的核心。

  粉丝说“伞难折”,团队就研发带贴片的“免折叠伞”,试了十几种材料,硬的会凸角、软的卷不拢,半个月才找到合适的材质;有人要“夜间防身”,他们就把伞杆做成可抽拉式,从14毫米管径试到18毫米,模具寄到福建改了三次;连“生菜伞”这种听起来脑洞大开的需求,他们也跑遍柯桥找压皱工艺,打样五六次才接近粉丝想要的乱而有序。

  还在调试的生菜伞。记者 戴佳轶 摄

  两年多来,整个飞恋工厂开发的听劝伞已经有近300款,算上尝试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伞有上千款,年销售额超9000万元。

  高光之后,伞叔的变与不变

  走红后的雷鹏琳,没变。

  他还是亲力亲为,自己拍视频。

  飞恋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覃康说,“他不是那种出了名就换人来拍的人。”

  直播拍摄、公司管理、参观漫展……伞叔的行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他每年开车跑六万多公里,不仅是为了推销产品,更是为了深入一线与粉丝们交流,捕捉需求。

  工厂依然坚持人工裁样。记者 戴佳轶 摄

  事事操心的伞叔也敢于放手。1999年出生的覃康已被委以重任。“他并没有因为我年轻就不放心,”覃康坦言,“跟着雷总,最大的收获不仅是赚到了钱,更是学到了做事的规矩。谈合作时他会特意带上我,让我学习如何与工厂对接。他甚至说,将来如果我想创业,他愿意帮我找资源。”

  面对日益增长的订单,伞叔也展现出开放的合作心态。“很多订单我们做不过来,就会分给周边的兄弟厂家,赚钱不是一个人的事,只有大家一起做,才能把上虞‘中国伞城’这块招牌擦得更亮。”

  不停奔跑中,伞叔的事业版图在扩展。团队从最初的几个家人,扩展到如今上虞与河南两地的工厂。2023年底,他在老家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工厂,负责常规伞的生产,带动当地就业;上虞工厂则专注于创意研发和快速响应的电商运营。

  飞恋这个名字被伞叔解释为:飞来的缘分。

  他说感谢浙江,这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和妻子在上虞相识相恋,飞恋是事业的起点,也是感情的纪念。他同样感谢网友,他说我和他们,“同样是一场飞来的缘分”。

  不只卖伞,他想做的还有更多

  9月28日上午9点,伞叔的第一场全品类直播准时开播。湿巾、挡风披、地方特产,直播间里的货品越来越丰富,伞叔不再只卖伞。

  直播一下子冲到了平台居家日用榜第一名,同时在线1100多人,总共吸引了9万人观看。

  当天11点多,直播快结束的时候,伞叔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拉进镜头,让他们一个个说说自己的故事。

  “我和伞叔本来不认识,但他特别愿意教我电商经验。”

  “伞叔带着我做账号,让我多赚了不少钱。”

  ……

  “汤姆猫”反向折叠伞,记者 戴佳轶 摄

  事实上,三年前伞叔因为短视频走红后,就不断有人来找他请教。他从来不会藏着掖着。

  “如果你身边有好的产品、好的故事,都可以私信我,我免费为大家宣传。”这句话成了伞叔直播时的口头禅。不管是不是做伞的,只要产品够好,他都愿意帮忙。

  为此他还专门做了个“飞恋伞叔”的个人IP。

  “通过这个账号,我可以帮到更多人。”大家都笑称他是“宣传委员”。

  国庆放假,上虞工厂休息三天,但运营部没闲着。

  大家忙着打包、贴单,每天照样要发出去6000箱货。

  “不能让顾客等着”,这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

  运营部准备发货的快递盒。记者 戴佳轶 摄

  伞叔同样没闲着。

  他邀请一批朋友到他的家乡走走看看,这些人里有网红达人,他请大家品尝特色美食,为家乡做一轮免费宣传。他说,希望借此让更多人认识洛宁。

  更多信任也正向他涌来。

  一位素不相识的网友在他的账号后台留言,希望伞叔能帮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蒲江县的猕猴桃“带货”。

  伞叔很快便安排行程,决定去一趟蒲江。

  “如果猕猴桃品质好,国庆期间就专门为它开一场直播。”从洛宁的山水到蒲江的果园,这个假期的伞叔依然在路上。

  我问伞叔,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

  他想了想:“不是爆红的那天,也不是直播冲上榜一的时候。是粉丝说‘你们的伞好用’,是小厂老板说‘因为你,我活下来了’,这些比什么都实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伞叔;反向折叠伞责任编辑:王志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个从河南洛阳来上虞打拼的“伞叔”,凭着一把把“听劝”的伞,在抖音攒下200多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