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让善意清晰“成像”

字体:
2025-10-14 07:28:1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评论员 项向荣

  50万人的目光,因一位杭州萧山机场保洁阿姨而聚焦。这场始于小红书的温暖寻人,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当发帖人刘女士为一次性胶卷相机可能被过安检时的X光损伤而担忧时,一位保洁阿姨用主动的试拍,递出了一份质朴的关怀与纯真的善意,阿姨还像叮嘱一位远行的晚辈那样,让她玩得开心点。而当十多天后这张记录着阿姨质朴笑容的胶片被冲洗出来时,那股发自内心的真诚,触动了刘女士的内心。她上网询问如何将这张照片交到保洁阿姨的手上,没想到一场寻找保洁阿姨的温情接力,竟能吸引50多万网友围观,来自天南海北的鼓励、祝福接连不断,围观与助力将这份个人的感激,升华为一种公众的情感共鸣。此刻社交媒体成了温暖的发散场,每一个点赞、每一条留言都像是黑暗中自带光芒的水珠,汇聚成溪。这场寻人,早已超越了事件本身,它像一束暖光,温柔地聚焦着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献出全社会对普通劳动者满满的温情与尊重。最新消息是,保洁阿姨不仅被找到,还和刘女士进行了连线。

  故事颠覆了人们对现代都市人际关系的刻板印象。在通常的印象中,机场是陌生人的世界,人来人往,擦肩而过可能就是永不再见,但这位发帖人却执着地要找回那位曾对她微笑、给她安慰的阿姨,这份回馈本身,就是充满了非功利的温情:无论你是干什么的,以后还能否再见,我就是要郑重地将这份感谢送达与你。

  人们之所以被深深打动,不仅因为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更因为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我们每天都可能遇见,却又常常会忽略的普通劳动者。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保洁、保安、快递员、维修工……这些维系城市毛细血管畅通的劳动者,通常他们的个体面孔会在无形中被忽视。但此次胶片里的微笑清晰“成像”,让“隐形”劳动者的形象跃然屏上。网友们的每一次转发、每一条祝福,都是在为这种“成像”投下赞同的一票。

  这张小小的胶片,于是成了一面社会的镜子。它告诉我们,社会温情的构建,有时就在一个微小的善意的循环与放大。当一份来自保洁阿姨的善意被一位旅客接住,并被数十万人共同守护时,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便因此而增添了一份光亮。这光亮,来自一场让所有“隐形”的爱都被彰显的温暖接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叶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