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叶梦婷 徐贤飞 共享联盟·金华 胡睿哲)这两年,脱口秀网络综艺火爆出圈,带动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金华三江里广场新开了一个怪说不得喜剧剧场,每周有脱口秀、即兴喜剧等演出,吸引金华不少年轻人聚集。
婺城区司法局利用这个剧场空间,把严肃的法律条文和喜剧文化相结合,每周五晚选派一位普法志愿者,化身脱口秀演员上台讲普法脱口秀,节目就叫“一律有梗”课堂。
毫无脱口秀经验的普法志愿者如何站上舞台,把枯燥的普法知识进行创新传播,做到既有普法效果又有喜剧效果?近日,在婺城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程曦煜的帮助下,我们从写一篇脱口秀讲稿开始,花半个月打磨讲稿、排练,最终表演了一场普法脱口秀。
记者徐贤飞上台讲脱口秀。
准备讲稿,听上去似乎不难
“如果你不知道讲稿写什么,可以先来看一场,找找灵感。”正在我们为讲稿苦思冥想的时候,程曦煜打来了电话,这让我们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晚上7时,我们走进怪说不得喜剧剧场,见到了程曦煜和正在为节目开场做准备的剧场主理人小怪。小怪是浙江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毕业才2年,但进入脱口秀行业已经4年多。
进场没多久,脱口秀就开始了,小怪作为主持人,先为观众建了一个剧场群,并送出普法文创、商场试吃券等礼品活跃气氛。“开放麦是新人锻炼和演员试练新段子的实验场,票价不高,观众也会放低预期,这样的宽松氛围为我们普法脱口秀诞生创造了机会。”程曦煜说。
程曦煜是脱口秀爱好者,三个月前,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金华有脱口秀开放麦,就去看了一场。“因为都是素人,看完我就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就和小怪加了好友。”程曦煜说,他想到此前法学教授罗翔曾登上脱口秀节目,幽默的话语引发网友关注。怪说不得喜剧剧场每天能吸引上百人到场,如果能把普法内容搬上脱口秀舞台,普法效果应该不错。
“我希望脱口秀不仅仅是搞笑,能加点别的元素,让它更有意义。”小怪轻声介绍,他们剧场开放麦的素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医护人员、老师、公司销售等,普法志愿者的加入毫不违和。“所以我们是一拍即合。”程曦煜和小怪同时感慨。
读稿会上,大家一起打磨讲稿。 共享联盟·金东 胡赣昌 摄
8月初,程曦煜首先上台打样,后又组建了“金华普法脱口秀”群,每周选派一位普法志愿者上台。当天上台的已经是第六位普法志愿者——擅长民商事案件的律师束孝诚,“我是一名律师,跟其他脱口秀演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他演员是靠票房分成赚钱的,我是靠代理演员和公司的票房分成纠纷来赚钱的……”一开场,束孝诚就亮明身份,台下发出阵阵笑声。
之后,他分享了自己的两则故事,一则是刚代理完交警队案子就因开车打电话被交警拦下的糗事,另一则是小时候遭遇飞车抢夺的趣事。说是在普法,其实更像在讲搞笑故事,法律知识点到为止,并不做深度延伸。“虽然台上没有延伸,但线上可以补充。”程曦煜示意我看看剧场群,不一会,群主以“一律有梗”课堂为主题,在群里发了两张普法宣传海报,内容与束孝诚分享的小故事相关。
“看完是不是觉得没有那么难,普法脱口秀本质还是脱口秀,普法内容有但不宜过多。”程曦煜说,有时亮出普法志愿者的身份,就已经达到普法作用。果然,剧场谢幕后,两位观众找到束孝诚咨询了半个多小时法律问题。
制造“笑”果,隔行如隔山
实地看过一场普法脱口秀以后,我们的讲稿思路清晰了许多。我们决定参照束孝诚律师的思路,从自己的职业讲起,从真实的采访故事中寻找与法律相关案例,上台时讲起来可以更从容。
写作是记者的基本功,确定讲稿方向后,我们花半天时间完成了初稿,后又融入网络热梗,尽量做到文字顺畅,口语化表达,当天就信心满满地把讲稿交给程曦煜。
“我建议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先不要告诉观众你是一名记者,而是等到自我介绍章节结束时,再揭开谜底,制造‘预期违背’的语境。”几天后的读稿会上,小怪看完我们讲稿第一章节自我介绍,就点出讲稿存在的问题,并表示讲稿要大改。
看我们一脸迷茫,小怪耐心解释。“预期违背”是脱口秀讲稿的一种结构技法,制造笑点就要打破预期,用意外和幽默引人发笑。
我们讲稿中自我介绍约200字,概括起来就是亮出大龄女青年记者身份,然后自爆常被催婚问“有对象了吗”,再故意混淆“对象”和“采访对象”,说自己“对象可多了”,最后列举几类“采访对象”揭秘。
“说‘对象可多了’时,你们可以塑造‘渣女’形象,通过举例几种对象类型,最后才亮出记者身份,用记者身份与‘渣女’形象的反差,营造喜剧‘笑’果。”小怪对自我介绍章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并指出整篇讲稿最大的问题,就是说得太明白。
对于记者来说,稿件就是要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而脱口秀讲稿讲究的是说一半藏一半,两者的逻辑完全不同。听小怪说完,我们心服口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隔行如隔山”。
程曦煜和小怪对我们的反应已经司空见惯。他俩组成普法脱口秀硬核改造组合,程曦煜负责普法效果,小怪负责喜剧“笑”果,每位上台讲脱口秀的普法志愿者,讲稿都要经过他们的多轮改造。
说完喜剧“笑”果,程曦煜开始和我们分析普法效果。相比“笑”果,点到为止的普法效果简单了许多。我们的讲稿中分别写了采访、审稿、传播三个采编环节的小故事,其中采访小故事讲的是记者加班帮忙讨要加班工资,传播小故事讲的是记者对抗谣言传播。我们讨论后决定分别列出讨薪流程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处罚,做成“一律有梗”课堂普法宣传海报,配合脱口秀发在剧场群,方便观众学习。
临阵磨枪,忘词后看手机
打磨好讲稿后,我们练习了几天,但到临上台那天还是很紧张。“剧场下午空着,小怪老师也在,你们可以来彩排,缓解下紧张情绪。”程曦煜听说我们的困扰,又帮我们张罗开了。他还安慰我们,紧张属于上台前的正常反应。
来到剧场,小怪直接把我们带到了舞台边。“边走上台边边和观众打招呼,如果有点紧张,上台后可以假装调整麦克风架的高度,这是脱口秀舞台的正常动作,也是很有腔调的动作,讲到一半紧张了也可以做这些调整状态。”小怪从开场第一秒教起,现场演示。我们按照他教的试了一遍,心跳依旧打鼓似的咚咚响。看出我们的紧张,小怪继续支招,让我们再挪一挪高脚凳的位置。想到有这么多缓解尴尬的方法,我们的心情慢慢放松了下来。
晚上7时,其他几位脱口秀演员陆续到场,观众也陆续进场,大约有50多人。前两个节目的演员,分别是胡迪和Joker,他们抱着手机坐在候场椅子上,念念有词。我们被排在第三个节目,一人上场,一人负责“一律有梗”课堂的普法宣传。
“紧张吗?”我们问Joker。这位“00后”今年才开始说脱口秀,已有十来场的上台经验。“还紧张的。”Joker知道我第一次尝试,便安慰我,“不用怕,观众都知道开放麦‘是惊是喜不可测’,放松就好。”
“那忘词怎么办?”我们又问。“大大方方地拿出手机看。开放麦的观众包容度很高,他们会鼓励你。”Joker刚说完,就轮到他上场了。Joker的舞台风格诙谐幽默,一段与父母相处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而他也“迷失”在掌声中,忘词了!只见他淡定掏出手机看上一眼,接着讲。
轮到我们上台了。当观众听到“对象”的梗时,台下有了零星的掌声,我们的信心也足了几分。普法的内容被植入在一次采访中,同事配合把“一律有梗”课堂普法宣传海报及时发进当天的剧场群。透过舞台上的灯光,我们看见几位观众频频点头,这又让我们松弛了几分。就在这时台上的记者突然忘词了,还好有Joker的“前车之鉴”,她掏出手机看一眼后地接着讲,台下给出了不少鼓励的掌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走下舞台时,观众李先生找过来咨询如何当一名普法脱口秀演员。“这个普法脱口秀挺好玩,反诈、警民互动、心理咨询等这些看似严肃的议题,也能化成一场场轻松的演出。”李先生说。我们把小怪和程曦煜介绍给他,让他也加入到队伍中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