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森林旅游如火如荼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湖州市现代林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2016年06月20日 15:03:00 来源: 湖州日报 许峰

  浙江在线6月20日讯 湖州市以“南笋北果、东木西竹、游遍湖州”为主导的现代林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个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园区、 13个省级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1个省级林业特色精品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值超30亿元;安吉竹加工业、南浔木地板加工和德清胶合板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碧坞自然村有家快乐老家客栈,老板郎国强告诉记者,客栈生意很好。站在他家平台上,四周竹海围绕,满眼绿意。“一到周末,就有很多城里人跑来这里消暑度假。我们家已开了10年饭店,靠着莫干山的好环境,周末吃饭的人很多,有时候忙不过来。”郎国强笑着说。随着莫干山旅游的兴起,现在家里搞起了住宿,一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老郎说,以前收入靠卖毛竹,自己跑点运输,辛苦不说,收入也不高。如今他们不再是卖毛竹,而是变成了“卖风景”,“叶子”变成“票子”。瞄准“绿色”,开发“绿色”,生态经济让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去年,湖州市林业总产值达到510亿元,其中,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三产达到133亿元。

  面对“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自然格局,湖州市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题还离不开花卉苗木、笋竹、竹木加工产业和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安吉县引进了杨桐种植项目,今年3月又成立了杨桐培育研究与推广中心。据了解,杨桐具有抗辐射功能,在日本被尊为“神木”,年需求量约6亿束,其中80%需要从中国进口。“杨桐以前当柴烧都嫌差,如今却成了宝,市场价为2.8元至3.3元/束。而且野生杨桐资源日趋枯竭,人工培育杨桐市场巨大。”中心负责人赵卫星介绍道。随着报福镇种植基地规模逐年扩大,杨桐经济效益也将不断增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3年以后杨桐年产值将超300万元,待进入旺产期后,种植一亩杨桐山,村民们一年可以增收四千元左右。竹林套种杨桐示范基地建设,正是该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去年,该县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县。

  据介绍,湖州市正以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优化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和培育模式,大力推进笋竹、花卉苗木、森林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一亩山万元钱”的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同时,加快林业精深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大林业一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扶优做强一批林业龙头企业。


标签: 林业;森林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