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今后五年浙江新种1亿株珍贵树 列为“十三五”发展重大工程
2016年05月30日 02:55:43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王燕平

  钱江晚报5月3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王燕平)我省是木业加工大省,各种实木家具、板材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然而同时我省又是森林资源小省。虽然森林覆盖率和森林面积连年增长,但森林质量不高,大树少,珍贵用材资源尤其是大径材资源匮乏,每年以珍贵木材为主的原木和锯材进口量达200多万立方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提出未来5年在我省新种1亿株珍贵树,并将此列为浙江省“十三五”发展重大工程。

  据测算,珍贵树种的单位面积产值和利润是松、杉、桉等一般用材树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名贵红木降香黄檀,其心材价格曾达1000万元/吨;我省能普遍栽培的红豆树,其木材价格也达3万元/立方米,是普通杉、松等木材价格的30倍。

  那么,浙江要种哪些珍贵树呢?是不是越珍贵越好?这还得看浙江的自然条件,看这些树适不适合在我省生长。早在2008年,省林业厅就着手编制了《珍贵树种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提出适合我省培育的珍贵树种名录,共有78种。重点要发展的是南方红豆杉、红豆树、红榈木、浙江楠、紫楠、桢楠、闽楠、毛红椿、降香黄檀、银杏等珍贵树种。

  当然,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按1立方米树木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吨、产生氧气1.62吨计算,1亿株树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1万吨,释放氧气31.5万吨,相当于11万辆汽车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珍贵树种多为阔叶林,种有珍贵树种的混交林保持水土的能力可高于针叶纯林60%左右。

  按照规划,未来5年,我省将发展珍贵树种基地12万亩、造林1200万株,补植培育4600万株,四旁植树4200万株。据悉,省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已落实300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投入。省里还制定了相关补助政策,纳入珍贵树种基地造林的,补助1500元/亩;纳入林相改造培育大径材的,补助800/亩;纳入彩色健康森林项目补植,补助500元/亩。

标签: 树种;珍贵树;森林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