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理念一新 四季赚钱 泗安农民的花木经
2016年07月26日 05:31:43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沈晶晶 县委报道组 成守江

  浙江在线7月26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沈晶晶 县委报道组 成守江)沿着太湖西岸驱车前行,只见长兴泗安镇道路两旁,家家户户的田地里几乎都种上了花木:大枝平展、小枝微垂的白皮松,树姿优美的洒金柏,向上直立宛若盘龙的龙柏,四季常青的含笑……

  眼下,花木产业已成为泗安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2015年1至11月全镇农业总产值16.39亿元,其中花木产业产值1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80.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泗安人在花木品种、种植技术、销路等方面下足功夫,让一株株姿态优美、造形各异的花木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树”。

  在泗安镇塔上村,记者看到,各地运来的幼苗陆续被栽种在装有一只只黑色土壤的花盆中。这些黑色土壤,是经过特别配置的有机土壤,由一定比例的东北草炭土、河沙和有机肥与原土混合而成。以往半年才能生根的苗木,在这种土壤环境中,一个月就能成活。各类小苗整齐划一地形成横竖纵排,高低大小、树枝伸展的方向、树形都很一致,形成了松园、樱桃园、红梅园等各类园区。

  近年来,塔上村着力引进先进农技,容器苗培育就是其中一项。由于容器苗的经济效益要比普通苗木高出20%左右,而且种植更方便,可四季移栽,存活率更高。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的栽培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范本,很多人主动来基地学技术。”

  除了引进新技术,泗安镇还在花木品种上做文章。童鸣初是七里亭村里数一数二的苗木大户,拥有4个农场、800多亩地,但他之前种植的苗木品种单一,以香樟和桂花树等为主,种植方式简单粗放,时常因为套种方式不当而出现次品。2013年底,他和镇上几个苗木大户一起去上海、杭州等地的苗木基地参观后,对苗圃实施精细化管理,并引进了樟子松、红枫等珍贵树种。

  “樟子松幼树枝条自然分布、稠密均匀,不必进行修剪整形,就能形成美丽的树冠。同样的管理,珍贵树种的附加值要比普通树种高出三四倍。”童鸣初说,通过精品树种引进和精细化管理,这两年他的苗圃效益翻了一番。

  为了对花木种植进行科学指导,泗安镇科协从2014年开始,每年拨付10万元专用资金,邀请专家围绕常规景观苗木造型提升、盆景花木种植管理、室内园艺等方向,为当地苗农、花农授课辅导,并与浙江大学农业实验站、中国美院等建立合作,定期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

  花木种植大户李满强种有300亩红梅,村民见了面都喊他“李校长”。原来,除了种苗木,他还兼任镇上农村技术致富函授大学校长一职,这两年为花农、苗农请过不少好老师,学校推出的函授课程也颇受欢迎。

  “花木造型最大的好处,就是盘活常规树种和次生品的价值。像榔榆这种常见树,树皮斑驳,枝叶茂密,但是树枝比较杂乱,卖不出好价钱。通过枝条修剪、嫁接,整出优美的树形,无论是在庭院中孤植,或与山石搭配种植都很相称,一棵榔榆能卖到10000元左右。”童鸣初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就尝试将田垄间杂生的小幼苗绞在一起,生长成奇特的形状。没想到,经过两三年的培育,本来要废弃的树苗竟成了畅销品。

  移动互联网的引入,则让泗安花木市场走向飞速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泗安镇积极探索“互联网+花卉苗木”模式,依托花木城管理中心,建立了泗安花木城微信平台。

  平台上,苗圃规模、特色树种、花木价格、数量等信息一应俱全,采购商通过搜索很快就能找到对应的花木种植户。“以往,大家都通过苗木经纪人中间联系、采购商实地到苗圃考察等方式完成订单,费时费力。通过互联网,花卉苗木信息能快速获得和共享,微信后台的互动功能为采购商和供应商建立了在线交流的平台。”泗安镇农办工作人员马新生说。

标签: 花木;种植;技术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