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有了它,道路不用窨井盖,旱地也能变水田
神奇“海绵”让城市呼吸
2016年06月14日 02:58:0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赵路

  浙江在线6月14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赵路 通讯员 吴莺燕 陈双兰) 近日,富阳区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仁创浙江总部入驻富阳开发区,投资20亿元,在富阳场口镇建设生产线,专门生产“海绵城市”与“海绵农业”系列产品。

  北京仁创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拥有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它的核心科技,就是“硅砂”——通过技术加工,在沙的表面覆盖一层“纳米膜”,从而改变沙的分子结构形成“硅砂”,并制成各种各样的产品。

  别小看这种“硅砂”,它拥有27项专利技术,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专利8项。

  有多神奇?在位于富阳开发区的仁创海绵城市展示馆,记者进行了现场见证:一只用透气防渗砂制作的水杯。盛上水后,一滴不漏。但对着杯壁往杯里吹气,水就开始冒了。这意味着,空气可以通过杯壁,可水却透不过去。

  除了透气不透水的“透气防渗砂”,“硅砂”系列科技还延伸出不同品种——比如,透油不透水的“透油防渗砂”、透水不透杂质的“透水滤水砂”等等。这些材料,都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

  浙江仁创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迪华告诉记者:“今后,经过我们进行‘海绵城市’改造的道路,由于整条路都像吸水的海绵,从理论上来说,就不需要窨井盖了。”

  今年2月,密渡桥路被列入杭州“海绵城市”改造的试点计划,在机动车道的两侧以及人行道上,铺设一种以“透水滤水砂”为材料的道砖。改造后,困扰这一带居民多年的积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记者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两瓶500毫升的水,同时倒在“海绵”材质的人行道和普通材质的柏油路面上。不到30秒,人行道上只剩下了淡淡的水印;而普通柏油路面上的水,十多分钟后仍然积在路面上下不去。

  除了“海绵城市”,“硅砂”也应用于“海绵农业”。目前,富阳已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海绵农业”试点。他们的做法是,在旱地上挖出一块田,在底部和侧面铺“透气防渗砂”,用于锁住水分。于是,这块地就能种水稻了。

  过去,旱地改造水田,用的通常是“土工膜防渗”,利用塑料膜防止水分流失。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锁住水分,但由于塑料膜不透气,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大量减少等问题,水田的产量会逐年降低。而采用“海绵农业”技术的水田,不仅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还能像“海绵城市”一样形成水循环,解决农田的污染问题。

标签: 海绵;海绵城市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