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做过3000多双爱心鞋的俞大姐,早早备下了迎客礼
为G20特制的中国风拖鞋,想送给国际友人
2016年06月23日 04:13: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金丹丹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钱江晚报通讯员 蒋成杰 毛履天 钱江晚报记者 金丹丹)在杭州清波街道定安路社区,有一位做棉鞋手艺超赞的大姐,叫俞淡珍。从2003年开始,她做了三千多双“爱心公益鞋”。孤寡老人、福利院的孩子和灾区人民,都穿过俞大姐做的鞋子。

  俞淡珍做第一双爱心鞋,是在2003年。孝顺的她学着给婆婆做了一双棉鞋,而婆婆看到一个邻居家里困难,又把棉鞋送给了邻居。“有一天我去吴山广场,在四宜路附近看到一家养老院,里面都是家里比较困难的老人家,杭州冬天很冷,我就想,给他们做点棉鞋吧。”那是2003年的11月,一回家,俞大姐就忙活起来了。丈夫知道她的想法后非常支持,主动请缨来“打样”,打了一大一小两个样板:“他原来是皮鞋厂设计科的,懂画鞋样。”

  为了赶时间,俞大姐起早贪黑,三十多双鞋子做了两个月。“拿过去以后,他们高兴啊,一套上就舍不得脱下来了!看到他们那么喜欢,再累也觉得值了!”

  社区里不少退休大姐知道俞淡珍在做爱心鞋,就陆续找来跟着她学,一个人的善举变成了一群人的爱心。2006年,在社区的支持下,俞大姐和姐妹们成立了“彩虹制作社”。十多个退休大姐,每周一到周五的中午12点半到下午4点,雷打不动来“上班”。

  在十来平米的“彩虹制作社”,阿姨们分工协作,裁剪、缝制鞋面、手缝鞋底,做一双棉鞋,平均要用上两天。十三年中,俞淡珍和姐妹们“开发”了很多新鞋品种。有冬天的棉鞋、棉拖、高筒棉靴,也有夏天的单层薄拖鞋和春秋天的软底、硬底拖鞋。每年,俞大姐都会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材料费。“我是很喜欢做这个的,自己有兴趣,看到别人穿着喜欢,心里很高兴的。”

  前几年,有外国留学生来到定安路社区参加活动,跟着俞大姐学做手工花,后来参观了彩虹制作社做的鞋子,一个个都爱不释手。俞大姐说:“看他们那么喜欢,就送给他们每人一双!”

  今年三月,俞大姐设计了“新款”——春秋天的室内软底拖鞋,双层软鞋底,用魔术贴固定,可以脱卸,清洗方便。“今年我们杭州要办G20,我们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迎接客人。”

  这个春秋天拖鞋,俞大姐还设计了G20的Logo,鞋面还特别挑了祥云等图案和纺绸布料,很有中国风。俞大姐说,她有个心愿,想把这些有中国味道的手工鞋,送给国际友人。

  


标签: G20;爱心鞋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