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管“水泥”有本事,回村里也一样有本事?
“万人村”书记吴才钢:回村里不叫管,叫服务
2016年06月23日 08:59: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杨蓥晖 通讯员 余小平 朱玉中

入党时间:2009年8月 党员感言:“你在社区当书记,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党员,要服务老百姓,不能乱发言、放空炮。”

  回村里6年,吴才钢最大的本事,就是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的滨江区浦沿街道新生社区,以前还是叫新生村,向西倚靠着钱塘江,有10个自然村37个生产组近1万名村民。

  这么个大村,书记好当吗?肯定不好当,不然也不会把在之江水泥厂当生产副厂长的吴才钢“请”回来。“为什么要我回来,还不是村里的工作做不下去了?”——吴才钢二话没说,回来当了村里的副书记,20多万元的年薪,也不要了。

  在水泥厂的时候,吴才钢本事不小,几千人的大厂,生产的事情都归他管,当时还拿过浦沿镇的“星火带头人”和“技术引领人”——浦沿也是传统的工业重镇,上世纪90年代就创了工业的“双亿元”镇,能拿到镇上的这两份荣誉,说明有真本事。

  但你管“水泥”有本事,是不是回到村里,管人也一样有本事?吴才钢说,这不叫管,回村里是叫服务,和老中医坐堂问诊一个道理,村民心里不舒服的事情,你都要和他们好好说,让他们气顺。

  话是这么说,吴才钢在“管人”上,还真有点“大本事”——2012年 ,他上任新生社区书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花了近两年时间,理清了社区2270户人家30多年来的股权问题——这个事情不好弄,有户口的没户口的,户口哪一年迁出的,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为什么要弄这个事情?有股权,才会有社区的分红——以前大家都不觉得有用,吴才钢刚上任的时候,社区的账本,留下来才100多万元,有些村民还嘀咕,“就这么点钱,能分给我们几个铜板?”——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新生社区前几年土地补偿,进账了6个多亿,这么一来,之前一笔一笔算出来的股权,就真的值钱了。去年年底,村民人均分到了155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大家拿着挺高兴的。

  但这个钱,坐吃山空,你要是排排坐分果果,马上就没了,搞投资钱生钱才对——也是在这两年,新生社区分别在之江大桥的东桥头,造了新生综合大厦和滨科大厦,现在社区每年的三产收益,就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

  这些天,新生社区在搞整村拆迁,吴才钢没日没夜地开大会小会、走村入户看现场,星期天都没得休息。不过还好,横塘村和七甲里自然村的310户人家,村民们都把字签了。闹事的人?没有。吴才钢说,“你在社区当书记,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党员,要服务老百姓,不能乱发言、放空炮。现在还要有点智商,要把村里的三产搞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话,拆迁这种事情,大家也理解,不会来闹。”

标签: 党员;服务;书记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