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萧山试水“学区制管理” 盘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让家长不再为“择校”犯愁了
2016年07月01日 10:23: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郑丽华 通讯员 许羿


金山小学喜迎G20,师生在行动。


回澜小学第二课堂。

  去年4月,萧山区针对城区学校资源相对分散、管理效能相对不高、与杭州主城区水平存在差距的实际情况,将城区所属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街道中心学校合并,成立城区教育管理中心,盘活教育存量,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全国首批率先试行“学区制管理”的地区。

  如今,这一模式先后在全国新教育年会、全省轻负高质现场会等会议上进行专题介绍,被誉为“萧山经验”。会上,不少专家如是评价萧山模式——萧山率先试水学区制管理,这是对区域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一次深度改革,更是萧山教育对体制改革的有效尝试和积极探索,势必对萧山教育融入主城区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象 “挤破头”为孩子择校

  萧山城厢街道是萧山的老城区,是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萧山历史上拥有最多优质学校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学校不仅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萧山学子,城厢街道更成为了不少萧山家长心目中的“名校”汇集地。2000年左右,城厢街道教育高地更加明显。一个街道就汇集了体育路小学、人民路小学以及劲松小学三所“名校”,以及朝晖初中、回澜初中、高桥初中三所优质初中。冲着学校的师资和名声,很多家长挤破头都想在这些学校就读,当时引起了一阵阵择校的热潮。

  “在不少家长心目中,选择怎样的学校,就是为孩子选择了怎样的一生。因为关系孩子的未来,不少父母挤破头为孩子择校”,银河实验小学校长盛政说。

  李女士和赵先生就因为孩子的择校问题吃尽苦头。李女士家住萧山新城区北干街道,附近原本有中学。但是李女士对相应学校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后,最后选择了南面老城区城厢街道的回澜初中。舍近求远,就是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从女儿读初一开始,李女士一家每天早上都至少要提早半个小时出门,时间很紧张,跟打仗一样。“虽然苦不堪言,但是又无可奈何”,李女士说。

  赵先生的家也住在新城区。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也把女儿送到了老城区劲松小学,从城北到城南,从一个街道赶往另一个街道,每天早上都要早早出门,堵在路上一个多小时也是家常便饭。

  随着城市的扩张,2006年,萧山新城区的银河实验小学创立了。凭借新颖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学生人数达到了1355人。银河实验小学的出现,填补了萧山新区“名校”的空白,使得城北往城南“择校”的家长渐渐少了。

  “新学校的成立,可以有效缓解择校热的问题。新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化发展”,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城市,也有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别。广大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产生了择校的愿望。不过,近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这样的现象在萧山已经越来越少了”。

  改革 4个小学区变成一个大学区

  倪柏根原先是萧山城厢中心学校校长,自从被聘任为城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后,他比过去更加忙碌了。倪柏根在城区教育管理中心履职,担负着9所公办初中,20所小学,7所幼儿园,4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0所民办及部门办校(园)的管理任务,每日往来于城区调度安排工作成为常态。

  城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是大城区学区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城区教育的发展过程有深刻的见解。

  萧山城区主要是指城厢、北干、新塘、蜀山这四个镇街,地域面积共有110平方公里,有在校学生6万左右,体量庞大。“这里是萧山教育的典型区域,代表着萧山教育的最高水平,但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确是不均衡的”,倪柏根说。

  “比如各街道之间各自为政,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壁垒重重,最普遍的是两极分化,好的学校生源好、师资好,各方面都有优势,而相对条件差的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去,造成了诸如择校热和择师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倪柏根说。

  如何避免这些现象,能不能改变这个现象,让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2015年4月,萧山区合并原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镇街辅导学校,成立城区教育管理中心。

  “合并4个辅导学校,设立为一个大城区教育管理中心,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统一管理让各学校、区域之间不再各自为政,为均衡发展扫清障碍”。

  如今,城区教育管理中心对辖区内所有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资源、人员调配、考核监督等实行一体化管理。比如,对原4个辅导学校人员进行了岗位再调整,管理中心负责日常行政、督学责任区主抓督导评估,行政和督导两个轮子一起推。打通原有教师编制、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干部任用“死规定”。

  变化1 职称评定等“壁垒”打通了

  “过去,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有名额却没人去评,没有名额的学校,老师挤破头……”朝晖初中的顾老师之前是中级职称,一直想评高级职称,却苦于没有名额,去年朝晖初中一下子解决了7名教师的评聘难题,顾老师顺利通过职称评定,被聘为中学高级教师。

  湘湖初中的楼老师,是2013年从楼塔镇中调过来的,当时技术职称为中学高级,聘为专技6级。但因湘湖初中6级已满,楼老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被低聘,每年的收入待遇相差近2万元左右。城区实施职务聘任打通后,楼老师经过岗位竞聘,被聘为专技7级,多年聘任难题总算解决了。楼老师生动地打了比方,“现在城区的职评已经变成了活水码头”。

  一体化管理模式下,萧山区教育局充分下放管理权,赋予城区教育管理中心在人事方面更多自主权,使城区教育在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上因地制宜。

  “一体化管理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打通原有教师编制、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干部任用等校际壁垒”,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银河实验小学是一所相对年轻的学校,由于师资结构的原因,我们的教师比较年轻,也因此,我们有很多高级职称有空缺的名额。”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校长盛政说。

  去年,除了银河实验小学,有不少学校都“贡献”了自己学校的高级教师名额,统一由城区教育管理中心调度,中心专门制定了评聘统筹实施办法,打通了4个街道的教师职称评定,把4个街道中多余的中高级职称有效利用,一下子盘活了“局面”。比如朝晖初中一下子解决了7名教师的高职低聘问题。据估算,新体制运行以来,城区共有348名教师通过职务聘任得到理想待遇。一大批老师获得了职称报送的机会,极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萧山区根据学区制管理的实际,对原四个中心学校人员进行了岗位再调整,通过拆分、重组等方式,建立四打通、三统筹、两共享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教师编制打通了,职务聘任、干部任用也都开始灵活了。同时,让家长们也不再为“择校”犯愁了。

  变化2 学生“走读”变教师“走教”

  “教师的流动性是解决择校热的关键因素之一。‘择校热现象’的恶性循环在于市区重点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城郊接合部和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越来越差。”高桥初中校长沈海夫介绍说。

  “如果教师开始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之前,教师大规模的流动根本不现实。新体制下,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倪柏根说。

  金山小学位于城区北干街道,随着新校舍的落成及学区内新楼盘的大量建设,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去年新增3个班级,而今年将新增5个班级,而整个城区义务段学校净扩班更是达到了16个,学校的师资缺口非常大。如果在以前,依靠一个镇街的调配,幼儿园的师资问题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大难题,如今,新机制的实施,汇集了4个街道的师资力量,通过支教、调配等形式,金山小学等学校的师资难题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最终目的是破解城郊接合部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萧山区将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倾斜,对城区新提拔的中层以上干部领导坚持跨校任用,提高薄弱学校的交流力度,对近3年评上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要求到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学校服务1-3年,同时选拔各校名优教师,组建学区“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开展支教、送教活动,让教育人才真正流动起来。据悉,城区教育管理中心共有15个老师将开展内部支教。

  为了丰富校际交流,城区还将学区内不同镇街学校的名师召集起来组成“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集体教研、教学大比武、基本功竞赛等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与教学质量。目前,城区已经设立1个名校长工作坊,9个省特级教师工作站,12个名师工作室,开展校际间教学活动近百次。

  为实现教育惠民,萧山还积极探索“校际纵贯线”管理模式,实行一个法人、多个校区、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办学,将4个镇街的学校管理实行一盘棋。今年下半年,银河小学教育集团开发区小学,北干幼教集团金惠幼儿园将率先投入使用,而伴随着高桥初中教育集团金惠初中、高桥小学教育集团南都小学等13所精准定位于各个街道的名校新校区陆续建成,未来萧山的孩子们将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读好书。

  学区制改革产生了高地效应,催生了连锁反应。去年以来,萧山已有12所学校被评为杭州市教育集团化暨城乡互助共同体先进单位,20所校园被命名为萧山教育集团核心学校。今年,朝晖小学等3所学校被命名为浙江大学教育科研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干训师训基地学校、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基地学校,银河实验小学输出团队管理的衢州市常山试验小学,也已经成为当地教育的办学标杆。

标签: 学习;教育;择校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