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规划展示厅,吸引不少市民参观。
浙江在线7月15日讯 最近,不少温州人的朋友圈屡屡被杭州小伙伴们晒出的美图刷爆,从惊艳亮相、美轮美奂的钱江两岸整体夜景,到柳姿婀娜、人文荟萃的运河沿线移步易景;从时尚范儿十足的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到立体舒朗的杭州东站枢纽……随着G20峰会的临近,杭州处处是美景。难怪有网友直呼,不用等到G20,杭州已经美翻了。
品鉴杭城之美,确实不必等到G20。多年来,杭州以全球化的视野谋篇布局,以大规划的气度勾勒城市蓝图,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步步深耕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将美植入城市每一个角落、将美种入每一个杭城人心中。
比学杭州,就从城市规划着眼。
大手笔大气魄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花落杭城,如何将这座城市变得更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杭城,将前行的标杆定在了“美丽中国先行区”,共建共享国际化世界名城。今年1月11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获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总规修改,共涉及15个方面,包括交通、区域城乡布局、居住与住房保障等。其中,交通方面包含了构建都市区1小时通勤网络、规划10条总长406.5公里轨道交通铁路、形成“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的快速路网等内容;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包含了新增大江东、城西科创和城北3个城市副中心,提升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品质。
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直至面向全球的国际化世界名城,细数杭州的每一次华丽转身,均离不开规划的前瞻性、全局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节点,规划先行。
2001年,杭州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当年2月,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为推进杭州城市形态有机更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07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进一步明确杭州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勾画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构建“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杭州城市新格局。
去年,随着杭州城格局进一步打开、拉大,借着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的东风,杭州再次启动总规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让居民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共建共享国际化世界名城。
规划一以贯之
让城市长成蓝图的样子
规划一经敲定,便成为杭州上下发展的共识。
短短几年间,杭州紧紧围绕“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钱江新城,启动地铁和萧山国际机场改造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筹划建设品质之江、城东新城。
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一如既往,杭州人将总规扎扎实实落地、悉心呵护它生根发芽,最终长成蓝图中蓬勃的样子。
在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杭州人以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指引,对民居和商铺应保尽保,使历史街区可住可游,尽量全面地展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及运河边劳动人民工作与生活的历史长卷,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保护再利用”之路,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沿线的示范工程。
在钱江新城,杭州人以“钱江新城2.0建设”的前瞻理念,启动上城区块、江河汇流区块、钱江新城二期江湾区块、城东新城等区域新一轮开发建设,将国际化的视野融入每一栋建筑物的设计,每一片绿地的打造、每一条道路的建设。尤其是被众人津津乐道的最美天际线,更是城市建设严格秉承规划理念的最好范例。
多年来,在这种城市规划理念的引领下,杭州的交通规划、城市建设以及街道建筑、城市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到城东新城的全新建设,杭州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国际化范儿。
不仅如此,杭州在自然人文以及风景名胜领域的规划改造,也打造出国际化品牌。西湖的美已不复赘言,西溪湿地则成为旅游开发经典之作,运河两岸更是人文荟萃,走出了一条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的规划建设新路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