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五感模拟技术带给人们全新体验
未来看美食大片 说不定还能一“嗅”佳肴香味
2016年11月01日 15:32:15 来源: 每日商报 见习记者 朱光函

  浙江在线11月1日讯 “这么漂亮的美食,就算吃不到,让我能闻到香味也满足了。”上周六,杭州白领小王看完最新一集《十二道锋味》后,随手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一段感慨,还配上了菜肴的美图。

  短短一个小时,这条状态下面就有了不少留言,很多人也深有同感,“这些美图,不仅冲击了视觉,还搅动了食欲”。

  未来,小王所想象的,很有可能会实现。最近,一家杭州的公司开发出了一项“黑科技”,人们只需要通过它,就能切实感受到屏幕上美食的香味了。

  各种感官类的“黑科技”正在纷纷上场,不仅视觉、听觉和嗅觉可以用技术手段满足,触觉也同样可以。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五感模拟技术“可能只是个噱头”,那么在你看来,互联网传输五感,到底靠不靠谱呢?

  像收集藏品一样收集气味 像看视频一样闻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收集照片,有人收集光碟,有人收集古玩……不过对于杭州码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剑炜和他的伙伴们来说,收集事物的种类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因为他们收集的是“气味”。

  不过,收集气味仅仅是第一步。随后,黄剑炜及其团队还要对气味进行分解、编码,到这里才算完成了数字气味技术的工作基础。

  在创业之初,黄剑炜和同事们一度认为,气味也可以像颜色中的三原色一样,通过最简单的基础气元素调和而成,但经过长期的研究,他们发现,即便是简单的水果气味,也需由各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所以,黄剑炜这样总结——“听起来很科幻,但组合有机化合物,只能算是一个笨办法”。

  更神奇的是,编码之后的气味,还可以通过气味释放设备被准确“打印”出来。这种能够输出气味的设备可根据所需气味的信号,模拟出对应的气味,也就是说,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节目的视听效果,同样可以轻松闻到菜肴的香气。

  气味浓还是淡

  个体差异导致体验成果不一

  虽然气味模拟技术听起来很有趣,但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黄剑炜和同事们还是遇到了一个难题——体验者的个体差异。这和技术无关,而与每个体验者的自身嗅觉有关系。

  黄剑炜的同事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体验者们蒙着眼睛闻真实的香蕉,但即便如此,还有人回答错了。

  真实的气味都有人会闻错,若用技术手段模拟真实气味,准确辨认的难度就更大了。黄剑炜介绍,气味的构成非常复杂,每种气味都会由几种甚至数十种有机化合物构成,比例、浓度等都有可能影响到体验者的感受,而每个人的嗅觉和对气味的评价都不一样,这自然也会加大模拟气味的难度。

  目前黄剑炜所能想到的就是在各种气味中,取一个中间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的出现。

  五感模拟技术到底能做什么

  是伪需求还是真市场

  通过互联网技术感知气味,只是五感技术中的一项,目前正经历热议与质疑的VR技术,也同样可以被归为五感模拟技术。

  五感模拟技术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伪需求。但作为从业者,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祖厚超却并不认可。在他所研发的技术中,有一项就是让体验者“摸”到屏幕中的物品。手套、鞋子等辅助设备,是此项技术的载体,在他看来,五感模拟技术可以让一些行动不便的人体验到行动的乐趣。

  黄剑炜将嗅觉模拟技术和一些体验型产品和游乐场进行了对比,在他眼中,嗅觉模拟技术就像人们参与一些游乐场体验一样,虽然不是刚需,但可以作为一种体验型需求去丰富人的体验。除此之外,气味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它可以让人想起远方的朋友,同样还能让人想起故去的亲人。而在商业方面,嗅觉模拟技术已有应用,比如电影、广告、游戏、教育和医疗等都能采用。

  在黄剑炜的设想中,未来也许会有集成了数字气味技术的照相机,到那时照相机可以根据拍摄的图像准确识别出其气味特征并生成气味码,这也许会使我们认知的数字信号中,不但有视频、音频,还有“嗅频”,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标签: 美食;五感模拟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