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明年立法修订出租车管理条例 未来出租车价格也可弹性
2016年11月03日 09:01:28 来源: 都市快报 殷军领 魏奋

  焦点二:溢价能不能有上限

  高峰时期或者下雨的时候,网约车价格经常遇到1.4倍、1.6倍加价的情况,管理部门会不会设置上限?

  市运管局出租汽车管理处:按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原则上由觉得网约车平台自主定价,明码标价。如果乘客觉得价格高,可以选择不坐,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但市场调节也不是漫无边界。

  网约车运价如需调整,主管部门会要求平台对运价组成、计价方式、价格标准、加价规则,向社会公示,并说明运价调整的原因、调整幅度和对应的项目,以及对乘客、司机的影响。

  比如什么情况执行1.1倍标准、什么情况执行1.5倍标准,这些都要向主管部门报备、审核。如果危害到公共利益,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主管部门将实行临时性干预。

  滴滴客服:目前滴滴计价规则是起步价(0元)+里程费(2.4元/公里)+时长费(0.35元/分钟)+远途费(超过12公里的部分加收0.4元/公里)+夜间费(23:00-次日6:30加收,0.6元/公里),此外还有8元的最低消费,当里程费和时长费合计不足8元时,按8元收取。

  比如行驶里程是15公里,用时30分钟,那计费总价就是47.7元,如果是凌晨,还要再加9元的夜间费。

  大家关心的1.4倍、1.6倍加价是怎么设定的?

  高峰时段、周围司机较少或司机距离乘客较远时,为了促进成交,鼓励司机更快接单,平台会对订单适当加价。

  动态调价基于供需理论,系统根据周围供需状况、路况等信息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加价定额”,乘客最终支付的加价金额,将不会高于此“加价定额”。

  焦点三:乘坐网约车 出现纠纷找谁更靠谱?

  出现交通事故应该找谁理赔,驾驶员和平台会不会出现扯皮的现象?遇到计费疑问、司机绕路、实际车型车牌与订单不符等问题,应该找谁投诉?

  市运管局出租汽车管理处:杭州网约车新政一个突出特点是强化了对平台的监管,平台必须给每辆网约车购买承运人责任险,此外私家车本身也有各自保险。一旦在营运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意外伤害,乘客应首先联系网约车平台,进行处理。如果对平台处理不满意,可以向主管部门投诉,主管部门将督促网约车平台进行处理,违反相关规定的,将对平台进行查处。

  对计费有疑问、司机绕路、车型和人与订单不符等情况,也是首先联系平台进行处理。按规定,网约车平台必须24小时受理乘客咨询、投诉、遗失物品查找等事宜,并在5日内处理完毕并反馈。也可以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投诉,工作人员会记录相关投诉信息,在7天内处理完毕并反馈。

  到明年2月,每辆网约车都有相应的两个二维码,一个是网约车道路运输证,一个是网约车驾驶员证。以后司机接单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两个二维码,扫一扫乘客可知道这辆网约车符不符合规范。

标签: 出租车;管理条例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