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是我向我哥借钱做生意的,他没参与。”
“你胡说,明明是我让你帮我代签合同的,你没写我名字。”
……
近日,杭州市临安区司法局潜川司法所所长龙江被一对亲兄弟“缠”上了。荒山种林木本是好事,怎奈兄弟俩为了承包权各执一词,一人说是“借款”,另一人说是“出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件聚焦:
“出资”变“借款”,亲兄弟反目成仇
赵刚和赵强是一对亲兄弟,十多年前,赵强从哥哥赵刚处取得5万元,与当地村委会签订了山林承包合同,双方约定以5万元的价格将村中部分荒山承包给赵强经营,期满后归还村集体,林木收益归赵强所有。
承包期间,赵强每天都会上山挖土、开路、浇灌、除虫……荒山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眼看承包期过去大半,满山树木郁郁葱葱,哥哥赵刚却跳了出来。
据赵刚所述,这片山林本是兄弟俩想一同承包,但他常年在外做生意,就拿出5万元本金交给赵强,让赵强代签合同,并协助他打理山林。可到后来才发现,承包合同上只有赵强一个人的名字,只字未提他。
而赵强的说法,却与哥哥大相径庭,他承认5万元是赵刚所出,但只是借款,承包山林和哥哥完全没有关系。
多年来,兄弟俩为此事发生过数次争吵。一次言语冲突之下,双方大打出手,赵强用利器将哥哥刺伤,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和事佬上阵:
兄弟各说各话,调解员转换思路出妙招
刑满释放后,赵强再次拿出山林承包合同,要求村里协助他办理林木采伐手续。赵刚也“不甘示弱”,经常向林业主管部门举报该林地涉及权属纠纷。村里一次又一次在兄弟俩之间调和,双方还是互不相让。后来,潜川镇平安办、潜川司法所在排查辖区矛盾积案时发现了兄弟俩的这一情况,迅速协调各部门当起“和事佬”。
由于当年都是口头约定,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来确定5万元的属性。再加上兄弟俩各执一词,调解员也就放弃了“出资”或“借款”之争,转而以另一种“假设”思路来解决问题,“既然找不到证据,那就从眼前着手,力求尽早化解矛盾纠纷。”
开始调解前,调解员先叫上了相关科室和村委会相关人员一起到涉事林地现场踏勘,对林木价格进行了预估,发现总价值在20万元左右。随后,调解员就前往赵强和赵强家中,打算一对一展开劝说。
各取所需分析,“出资借款”闹剧终落幕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5万元确实是问你哥借的,那就想想10多年前的5万元借到今天,加上利息,你要还出去多少?”见赵强不否认借款和利息一说,调解员就从“5万元是借款”的角度出发,说出了他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面对赵刚时,调解员又从“5万元是出资”的角度入手作说明:“我们假设是你出资承包的荒地,但这些年你在外面做生意,一直是你弟弟在辛勤打理才能让树木长得这么好。不管怎么说,你也应该把他这些年的工资给结清吧。”
鉴于承包期即将届满,如果不能趁着最后几个月达成一致,那么之前的一切辛苦都将付之东流。兄弟俩顺着调解员理顺的思路考虑良久,最终答应坐下来详谈分配问题。
调解现场,调解员以林木价值20万元为切入点,指出不管是出资还是借款,双方需要给付的补偿基本持平。经过数天拉锯战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赵强当场给予赵刚一次性补偿9万余元,赵刚书面承诺放弃对涉事山林权属的主张,并配合赵强到各部门办理林木采伐等手续。
和事佬有话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之间有矛盾,理应面对面沟通化解矛盾,血浓于水的亲情比什么都可贵。在调解这类年代久远、证据难寻的纠纷时,要从当事人的诉求出发考虑调解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