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不忘初心 照顾残疾丈夫30余载
2016年07月22日 14:39:04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陆雍蓉 实习生 王雨婷

  浙江在线7月22日讯 昨日,在东阳市湖溪镇镇西村马上桥自然村,一间朴素却不失整洁的屋子里,电风扇慢悠悠地转着,双腿残疾的丈夫躺在床上看电视,妻子正在操持家务。看似平静安逸的一个家庭,却在这几十年里饱经风霜。所幸的是,由于女主人坚强的内心和顽强的毅力,昔日的风霜都化为云烟,留下的是质朴的相守和平凡的感动。

  四口之家的安稳生活

  被一场横祸打破

  时间拉回到33年前。当时23岁的湖溪村民张云仙,嫁给了27岁的镇西村马上桥自然村的吕东声。婚后,张云仙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在4年内生下了两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也安稳幸福。

  可就在婚后的第四年,一场横祸让这个家庭的安稳生活戛然而止。那年,张云仙的丈夫从杭州务工回来准备过春节。当时邻居家正在造房子,做水泥工的他,义务帮邻居干活。万万没想到的是,吕东声在二楼房顶干活的时候,房顶的横梁突然断裂,吕东声直接摔倒在地,无法动弹……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一路跑,一路跌,最后扑到他身边……”回想起那一幕,张云仙仍眼闪泪花。

  紧急送医检查后,医生诊断为粉碎性骨折,且腿部的神经严重受损。那时,张云仙的小儿子还未满8个月。

  推着独轮木推车带夫求医

  一头是丈夫,另一头是儿子和石块

  为了一心一意带丈夫求医,张云仙将小儿子交给大嫂帮忙照顾。

  吕东声先是在横店的医院治疗了一个月,然后又辗转去了杭州浙二医院、富阳的医院……“才30多岁的年纪,这么年轻,我一定要竭尽所能地带他去看病,给他医治好。”张云仙说,听到哪里有好医院好大夫,她都会带着丈夫去求医。

  可跑了那么多家医院,吕东声的腿依然一点知觉都没有。最后,得知一位在杭州医院工作过的医生在湖溪开了家诊所,身材娇小瘦弱的张云仙,天天推着独轮的木推车,带着丈夫去诊所里打银针。

  那时的张云仙还要照顾小儿子,为此,独轮木车两边,一边坐的是丈夫,另一边坐着的是小儿子,为了保持平衡,张云仙还专门在小儿子这边加了一块大石头。

  就这样,张云仙推着丈夫打银针,一打就是半年。此举感动了沿街的左邻右舍,纷纷为其竖起大拇指。“张云仙真的很了不起,别的女人碰到这样的事,老早跑了!一家子的重担都压在她身上,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一名姓杜的村民称赞道。

  天不遂人愿,吕东声的下半身依旧没有知觉。在这三四年里,家里不仅花光了积蓄,还举债累累。最后,吕东声主动提出,不再求医,决定在家休养。

  张云仙虽然觉得不甘心,可也拗不过丈夫,只好让丈夫回到家中。后来,为了补贴家用,张云仙也曾开过副食店,甚至到外面做小工。但张云仙说,在外干活总是提心吊胆的,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在家。

  “既然嫁给他,就要照顾好这个家”

  残疾之后的吕东声大小便失禁,下肢还经常发生溃烂需要清洗。这30多年来,张云仙给丈夫揉腿、敲背、洗身、换衣,从未间断。正是张云仙不厌其烦地悉心照顾,现在的吕东声已经可以拄拐行走,与记者聊天时也是面带笑容。街坊邻居都夸张云仙把丈夫照顾得好。吕东声平常在家看电视,偶尔与邻居打打牌,而张云仙则在家中做点小工,补贴家用的同时又陪伴丈夫。

  这些年,张云仙不仅要照顾病中的丈夫,还得侍奉公婆、抚养两个儿子,沉重的家庭负担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表示无怨无悔,“我既然嫁给了他,就要照顾好这个家,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相信,凭着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总会渡过难关的”。

  “我老婆真的很伟大,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说照顾我是她的本分。”吕东声饱含深情地望着妻子,发自内心感恩。

标签: 夫妻;照顾;残疾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