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是大上海的弄潮儿也是新昌桥村的“热心肠”
这名不忘本的乡贤很多人给他点赞
2016年11月08日 10:37:18 来源: 金华晚报 徐健辉

  浙江在线11月8日讯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说起一个叫徐锡金的本村人很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他垫资修桥修路、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村里做了很多事,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村民们竖起大拇指说:“这人心不错。”

  照顾孤寡老人 垫资造亭修路

  徐锡金出生于1963年,少时的他日子过得清贫,与母亲和家中三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上世纪80年代,徐锡金考上了大学,这同时也是那年代村子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后,他逐渐在上海打拼出成绩,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家纺织公司。2000年,村里要修进村大道,他毫不犹豫捐款2万元;他连续多年慰问村里老人,向村里2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的慰问金;2013年,他为村子修建了一座凉亭,为村子修缮礼堂,每年请婺剧团为村民演戏。

  前几年,婺城区建设白沙公路,从白龙桥到琅琊的公路改道经过了新昌桥村的村口,给村民的外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以前有个简易候车棚在道路建设期间没有了。没了候车棚,遇到下雨或大晴天,村民们就很不方便。”村支书柯健康告诉记者,许多老人希望能够有个候车亭。

  得知老人想建候车亭的想法后,徐锡金第二天就行动起来,找来了上海同济大学的教授规划设计了长生亭,除了亭子本身做工精细外,四周的景观树木也错落有致、品种丰富,还在健身器材旁专门为村民种植了一棵“驱虫树”。

  担任“顾问”把脉村庄建设

  柯健康告诉记者,徐锡金不仅为村里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改变了村里早期的智力投资观念,带动了大批村民致富。现在村民富了,而徐锡金思考更多的便是村子的村容村貌、集体经济的发展。

  2014年11月30日,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党支部召开换届后第一次“开放式”民主会议。面对村子之前的种种问题,村里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讨论与表决,还特别邀请了徐锡金担任发展顾问来监督这次民主会议。

  “想做的事很多,但是光凭我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徐锡金对记者说,他认为,还是要靠团结才能成事。就在前不久,村支书柯健康送来的一份村民倡议书让他感动了,倡议书中详尽地描述了村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计划。于是他接受了村支书的提议,担任了村子的发展顾问。他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虽然我们是农村人,但是只要村两委带头,全体村民一起参与建设,我们的农村一定会比城里还漂亮!”

 

标签: 乡贤;金华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