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80岁,我依然叛逆
2016年10月30日 06:11:09 来源: 钱江晚报 马黎

  林兆华和工作室的年轻人

  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文/摄) 10月22日,第四届乌镇戏剧节落幕。这届乌镇戏剧节里名字特长的剧,有两部——

  《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孟京辉的,16字。

  《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林兆华的,17字。

  后一部剧的导演是林兆华,但执行导演是他的儿子林熙越。

  除了这部新戏,这次来乌镇,林兆华还有个重要身份:这一届乌镇戏剧节的荣誉主席。

  在乌镇约林兆华的采访肯定不容易,而且,他正在排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11月29日到12月4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而已经演了100多场的《银锭桥》,11月16日将在杭州演出。

  所以,在戏剧节开幕之前,我去了趟北京,在林兆华工作室探了个班,做了一次看似挺随性的对话。

  戏剧圈里没人叫他“老林”、“林导”或是别的什么,知道他的人,一律称“大导”。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具体是谁喊出来的,也没有留下详细记录,但多半是因为老头儿和他的戏,担得起一个“大”字。

  今年他80岁了,却还在继续挑战着“大”。

  《仲夏夜之梦》应该是大导第一回排爱情戏。年轻人都有点懵了。“我们也问他,为什么搞这个,因为我们的演员,都长得不像演爱情戏的……不是帅哥美女,搞什么对象啊,观众哪会信哪。”工作室的王楠说,排这种大型喜剧,也不是大导擅长的,大导擅长人性的处理。

  “那天我还跟大导说,别排这个了,大导说,谁说世界上搞对象,就都得是那样的?只有这样的,才接地气儿,我就要排中国民俗版的莎士比亚,民俗版的《仲夏夜之梦》。”王楠说。

  那天,我刚走进工作室,还没坐下,大导就摇了进来,套着松垮垮的布衫儿——有些吊儿郎当之感。

  “你想叫我聊什么你就说吧。” 他捏着烟和打火机。

  记者:这次为什么选了《戈多医生》这个本子排?

  大导:这个剧本是我多年以前看的。太早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挺好,就搁那儿了,但剧院不大接受,因为没有什么市场,观众不会感兴趣。乌镇戏剧节嘛,不考虑票房,就排下来了。

  记者:为什么喜欢?

  大导:几个艺术家谈戏剧,萧伯纳、布莱希特、贝克特,世界几大流派的代表人物,

  记者:我觉得是个很有趣的创作。

  大导:专业看有趣,普通观众看,没趣。

  记者:那您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有故事的去排呢?

  大导:这个剧本我喜欢,我总想实现,总想排。

  记者:您今年80岁了,还在继续做戏,谈谈您现在的状态吧。

  大导:我现在对戏剧,没什么可说了。我真的不想说了。我自己感觉自己衰退了,创作激情大大地减退了。

  记者:您爱跟年轻人在一起玩吗?

  大导:爱啊,年轻人有活力啊。

  记者:今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您排《仲夏夜之梦》,跟这个有关系吗?

  大导:其实我不应该排《仲夏夜之梦》,人多,时间长,没这么多投资。纪念莎士比亚四百周年,是国家应该纪念的,我小工作室纪念什么。其实是戏剧节本来要约一个莎士比亚的戏,后来又不约了,那我就自己排吧。

  记者:说到莎士比亚,您排过《大将军寇流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排了一个,是和汤显祖的《牡丹亭》做了一次嫁接。

  大导:茅威涛,我知道。

  记者:对,她今年排了一个。您当时排,是怎么想的?

  大导:我当时就想,一个真正的英雄,是被自己人杀死的。

  记者:您想通过这出戏做什么?

  大导:我没想做什么。新编历史剧,有好的就可以做。其实角儿啊,不必弄当代戏。经典剧目,自身非常好的传统剧目,你演传统戏就行了。张火丁、裴艳玲,都是好材料。

  记者:您怎么评价工作室里的年轻人?

  大导:这个小团体,从表演上说,我觉得比一般的剧团表演水平要好。这些人的精神状态也好,没那么多事儿,很团结,这很不容易,收入也不多。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有这些小年轻支持,我特别感激他们。

  记者:您现在的整个状态,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是怎么样的?

  大导:是……比较消沉,哈哈哈。

  记者:您不能跟年轻时候比。

  大导:自己跟自己比。以前弄一个戏,就想努力着吧。现在退步了,真正追求的东西少了,一般就是完成任务。什么意思?你做了这么多戏,经验可以支持你一段了,用不着那么费劲了。

  记者:您称自己是中戏和人艺的“逆子”,但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是如何保持叛逆的?

  大导:保持自我是很难的。剧院有剧院的问题,传统有传统的问题,你都顺着它走,就完了,自我就完了,你得保持自我,这不是诚心闹别扭。艺术创作,本来且永远都是个人的。

  (感谢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对本文写作提供的帮助,部分照片由王楠独家提供)

标签: 林兆华;莎士比亚;戏剧节;乌镇;工作室;年轻人;剧院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