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光旖旎,景色秀丽。
即便有着如此令人向往的生态环境,“经济欠发达”一度是这座山城的修饰语。
从2012年起,丽水市委、市政府根据山区城市发展的实际和电子商务快速兴起的大环境,开始探索具有丽水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相继推出“北山模式”“遂昌模式”,最终让“丽水模式”传遍全国。
可以说,农村电子商务给丽水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
星星之火点亮思路
丽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优良的生态禀赋赐予丽水众多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但由于环境制约,这些农副产品的销路一度成了大难题。而农村电商则成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把买家和卖家连在了一起,开启了农村电商的魅力之旅。
2012年,丽水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奖励、培训以及相关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各县(市、区)也安排一定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专项经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
丽水市委、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除了必要的资金扶持,人才培育同样非常关键,而扩大农村电商主体更是推动农村电商建设的核心因素。为此,丽水实施了万名网商培育工程,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和集聚孵化,引导青年网上创业。根据网创青年的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班次、不同类别的网上创业培训。短短两年,全市就开办农村电子商务专项培训140期,培训青年7000余人。
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壮大,为推进有序竞争,丽水又适时推出特色平台应用。2013年12月建立了浙江首家地级市馆——淘宝“特色中国·丽水馆”。与此同时,率先在全国开展“一村一店”项目,把丽水农产品一个个搬上网。
在政策保障和政府助推之下,以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为主要服务主体,以促进丽水优质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为工作重点的农村电子商务,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2014年,丽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达76.7亿元,拥有5个电商百佳县,全国211个“淘宝村”丽水就占了10个。
2015年,丽水市仅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就达23.41亿元,同比增长41.9%。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9792家,同比增长17.3%,月销售额百万元以上企业144家;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从业青年人数达24526人,同比增长10.5%。
今年1-9月,丽水市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42.16亿元,同比增长151.33%。累计完成401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其中,赶街公司建设了1337个村级服务点,为村民提供服务251万余次,涉及金额1.25亿多元。丽水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电商全域覆盖的地级市。
燎原之火蔓延全国
泥印、纸扎,乡土味十足的“倪老腌”辣椒酱在淘宝上的售价是400克48元,号称史上最贵的“土豪金辣椒酱”,短短四个月从零信誉飙升到五钻。云和县崇头镇张家地村的黄赛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禀赋饲养观赏类甲虫,并在淘宝上进行售卖,短短半年也从零信誉飙升到四钻,并成为了同行业的“大拿”……
千万个“农民掌柜”的“微故事”,每天在丽水大地上演。
近年来,丽水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把当地的生态农产品介绍出去,把财富送到了农民手中,更把农村电商的经验带出了丽水。
2015年,遂网农村电商讲师团应邀赴新疆、河北等20多个省市进行农村电商培训,培训人数达1.2万多人次;遂昌赶街公司成立的农村电商大讲堂,举办“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培训班4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商创业者200余人;市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全年举办全国农村电商丽水游学班7期,培训人数350余人。
不仅如此,丽水市政府还与贵州六盘水市签订农村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为六盘水市培训电商人才6期272人。今年以来,遂昌赶街公司、丽水讯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分别在山东、云南(丽江)、贵州、新疆以及丽水本地累计举办近20期专题培训班,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干部、电商从业者1000余人。今年5月,丽水农村电子商务学院正式挂牌成立;6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讲师团、中国县域“互联网+”行动联盟授权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设立全国首个农村电子商务认证(实训)基地。
丽水已真正成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村电商研究的主阵地。
2015年,全国知名学者、电商专家、高校团队到丽水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学习调研50余批次;全国首部从政府角度总结农村电商建设经验的《互联网+绿水青山——农村电商“丽水现象”透析》书籍正式出版;电商参考等杂志刊发《遂昌农村电子商务考察报告》等理论文章20余篇次;“浙江丽水:青山绿水如何换来金山银山”等多个案例入选《互联网+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等多本书籍;倪向明、吕振鸿两人被淘宝大学录制《布道》专题全国传播;王军龙等5人被淘宝大学聘为淘宝大学县长班特聘专家讲师……
众多的实例佐证了丽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丽水农村电商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运行模式,它把金山银山转化成现实的财富,让更多的农民、更多的家庭迈上致富奔小康的大道,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新的变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