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前)和他的党员突击队合影。朱映归 摄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何苏鸣 县委报道组 刘思佳 朱映归)说起陈望,妻子总有些埋怨:小两口好好地开着童装店,他却偏要跑去“不务正业”——当缙云县五云街道党员突击队队长,而且一当就是3年。
陈望自己却有些得意。过去的1000多个日子里,正是他带着突击队的队员们,让县里那条原先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龙须沟”焕然一新。
“除草时,堤坝上的草完全遮盖住了河道;清淤时,河道里居然挖出了旧沙发、马桶……”说起前年夏天,第一次带着大家开挖官坑这条“龙须沟”的场景,陈望印象深刻,“实在太脏了!”
官坑是缙云城东人工开凿的一条灌溉用小溪,流经周村、官店等村庄,因为地势较低,管网不完善,加上无人管理,前些年渐渐变成了一条又黑又臭的水沟。2014年,缙云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伊始,官坑就成了五云街道的重点关注对象。陈望和他带领的党员突击队,开始“亮剑”了。
当时,淤泥最深的地方有两米,周围是苍蝇、虫子,臭味能熏晕人。“人不下去,淤泥就清理不干净。”陈望告诉记者,尽管每天上岸后,都告诉自己明天不要下去了,可第二天开始工作后,他还是忍不住跳进水里,有时一挖就是大半天,起身的时候,腰已经僵硬得不能动了。
清淤,光靠蛮干是不行的。挖掘机在岸上不好操作,陈望就带着队员们将厚铁板横架于官坑之上,这样,小型挖掘机就能骑在河面上操作了;抽水机常常被树叶堵塞,耽误清淤,陈望便找来直径1.5米的铁丝网罩在抽水机上。
官坑清淤后的第二年夏天,陈望发现,地势过低的官坑,因为堆积大量的树叶和沙泥,高温天一来,再次恶臭难挡。
于是,原本只是一次性“战斗”的突击队清淤,成了每年夏天固定出现的一幕。记者在官坑边看到,下游的两名队员蹲在水中,徒手将淤泥装入摆在浮排上的两个水桶中。通过牵引,浮排被拉到了中流,再由两名队员通过停在桥上的吊机将淤泥吊上岸。陈望说:“一天需要拖拉机运走20车,每车约3000多斤的淤泥。这两年,淤泥和垃圾都是逐年锐减。”
为了清理河道,陈望还自掏腰包买了一辆小货车,载着队员们在河道边巡查,又帮着拖拉机司机一起,运送清理出来的淤泥和垃圾。
整个8月,每天早上5时不到,陈望都会先独自来到官坑边抽水。“他是为了我们集合的时候,能够直接开始清淤。”跟着陈望干了3年的应海东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在水里作业的几名队员发现浮排下的绳子卡住了,浮排动弹不得。陈望看到了,二话不说就下了水,蹲下身子,仅头部露出水面,凭感觉解开了绳子。
“刚开始,我们在私底下确实没少抱怨陈望‘太拼了’。”应海东说,可现在,连那些原本偶尔发发牢骚的队员,都成了队里的骨干,“大家都说,陈望都这么拼,我怎么就不行”。
对陈望来说,及时出现在有需要的地方,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去年11月13日晚,丽水莲都区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各方力量迅速赶往支援,陈望就是其中一员,“那时候脑子里就一个字:冲!”
陈望接到的任务是在排水渠中垒砌沙袋,他第一个跳进水里,一干就是4个小时。完工后,陈望攀爬上高速公路的路面时,已经浑身湿透,双腿发麻。
平日里,陈望也是一个暖男。邻居孤寡老太太柯春凤,眼睛看不见,腿脚也不便。10年来,柯老太太每次生病,都是陈望把她从3楼背下来。老太太每次都感激地说:“陈望,好人啊!”
此时,陈望总是腼腆地摆摆手,“我是党员,这是应该做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