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樟树下的红色传承

2021-06-05 08:10:43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素萍

  丽水中学校园里,少年们意气风发

  柯鉴清给同学们讲述浙西南革命精神

  第十站:丽水

  一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漫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同样显得不易。

  上周,钱江晚报走进拥有119年办学历史的丽水中学。

  括山苍苍,瓯水泱泱,美哉处州,巍巍学堂。当记者站在依山傍水的校园里,看到的是这所百年名校的风采迷人,韵味悠长、厚重。

  “置身于整个国家的恢弘大历史中,丽水中学的发展变迁虽仅仅是沧海一粟,但在学校百年蜕变中,我们也能一窥这百年来的波澜壮阔,以及无数优秀校友、丽水革命先烈的激情和初心。”伴着丽水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范寿仁的宣讲声,在操场的红旗下、校园的大香樟树底、学校附近的刘英小学内,一堂别样的思政课开讲了。

  几易校名,多次搬迁,香樟树下始终书声琅琅

  崇正学堂、莲城书院、府立处州中学堂、省立第十一中学、省立处州中学……百年沧桑,丽水中学曾几经易名,但老校址兜兜转转一直没变,坐落在丽水老城区大水门与夏河门中段、大猷街与囿山路之间的龙门岭。

  丽水中学老教师吴立南介绍说:“从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学校就一直在那里。校园的大门向西开向卢镗街,然后接入中山街。卢镗街不宽,但它是为纪念抗倭英雄卢镗而命名的。”

  走进丽水中学老校区的大门,最吸人眼球的,是南楼前的高大茂盛的百年古树——两棵香樟,三棵重阳木,它们向四周伸展开来,用力地向四周伸展开来,枝繁叶茂,见证了学校多次流亡办学经历。

  第一次是1938年,为躲避日寇飞机轰炸,全校师生每天一早,从学校出发,步行15里路到水阁乡五洞殿,在山坡上搭建草棚,坚持上课,下午4点之后返校。

  第二次是1939年初,学校一分为三:简师部迁到高溪借用祠堂、庙宇、民房上课,设为处中一分部;初中迁至石牛,为二分部;高中部仍留在城内上课。

  第三次是1941年下半年,由于日寇加紧了地面进犯,高中部也迁往高溪,与简师部一起称为处州中学校本部。

  第四次发生在1942年春,日寇进犯丽水,全校师生背驮肩扛,带上学校的图书、仪器和档案,步行500多里,举校迁至庆元县大济村庙宇里上课。

  1946年,丽水中学迁回龙门岭。“当时,虽然校园荒芜破败,但香樟还在,重阳木还在,全体师生还在,学校开始了复建工作。”

  解放后,几经撤并,1957年正式被命名为浙江省丽水中学,校名延续至今。

  2009年,丽水中学实现整体搬迁,从瓯江之畔来到白云山麓。

  新校园坐落在丽水市区北侧,青砖碧瓦,坡屋面,小阁楼,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走进大门后抬眼就能看到的一棵大香樟树。

  老师们说:“对于丽水中学的学生们而言,那百年古樟,在内心深处就如一种图腾式的精神信念根植于这块土地上。新校园里面种植了很多大香樟,虽然不是原来那两棵古樟,但也是一种延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谨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我们丽中弦歌不辍。”

  校友先烈,少年英烈,孕育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记者和丽水中学的同学们,随后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英小学,这所小学就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边上。

  “为啥叫‘刘英小学’?” 丽水市委党校退休老师柯鉴清副教授,也参与了这堂思政课。

  柯鉴清介绍,1939年3月到1941年4月,原省委书记刘英将中共浙江省委机关从温州迁到丽水市厦河村,在这期间,刘英以“兴华广货号”老板的身份为掩护,秘居在该村村民王玉坤家,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一时,丽水成为当时全省政治中心和抗日救亡运动主阵地……

  同学们边听边走边看,在刘英小学里,红色文化装点着整个校园:学校广场正中间“薪火相传”的雕塑;广场边是“红心闪耀”板块,展示了刘英同志事迹,以及刘英战友、浙西南革命烽火为主题的红色长廊;还有“肩挑银元”主题雕塑。

  “刘英等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在丽水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柯鉴清对同学们说,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孕育了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为内涵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浙西南革命中,丽水中学校友的身影频现:校友麻植,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秘书,英勇就义于广州红花岗,年仅22岁;校友季步高,是广州红花岗革命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22岁;校友周定,参加过南昌起义,负责组织实施浙东总暴动计划,在温州不幸被捕枪杀时,年仅30岁……

  古稀之年的柯鉴清动情地说:“有些烈士牺牲时,也就20岁左右,和现在的同学们差不多大。我们要珍惜当下,有一句老红军的话我记了一辈子,他说‘生活上,要比低不比高;思想上,要比高不比低’,今天我想送给年轻的同学们。”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