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的哥突然成了路怒族 原来是“情绪中暑”
一周里医生接诊了16个类似病例避免情绪中暑,医生支了三招:保证睡眠、补充水分、适当发泄
2016年07月07日 07:39:00 来源: 钱江晚报 龚振岳

  浙江在线7月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龚振岳) 上周出租车司机毛师傅由妻子陪着,找到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神障碍科的吴旭东医生。

  最近几天,毛师傅的情绪有点失控,开车一遇到堵车或者红绿灯,马上变身路怒族,不是破口大骂就是长按喇叭,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但收车之后回到家又冷静下来。

  这些情绪变化,妻子看在眼里,夫妻俩一交流,决定看医生。

  昨天,吴医生告诉记者,毛师傅这样的情况,近段时间比较常见,属于“情绪中暑”,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上周,到他这里求诊咨询的类似病患就有16人。

  情绪中暑很正常

  但千万不能忽视

  毛师傅告诉医生,进入夏季,车内外温差较大,又长期处于封闭、久坐的环境,白天生意又比较清淡,导致“情绪中暑”。

  平时,毛师傅觉得自己算不上是一个安静的人,但也不至于如此冲动。

  吴旭东医生告诉记者,近期高温天比较多,“上礼拜高温那几天,我接诊了16个类似的病人”。

  吴医生说,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容易情绪失控,出现烦躁、焦虑等问题。这种情绪中暑,医学上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一般来说,像出租车司机、白领、中青年等都是情绪中暑”的高发人群。

  他们日常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环境下,情绪很难得到发泄,加上夏季炎热的天气使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更易诱发情绪失控。”吴旭东说,夏季高温,睡眠时间缩短,食欲不振,使人容易产生疲劳感,提不起精神。这也是造成情绪中暑的一方面原因。

  而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心理、生理反映,有这些情况的人不用紧张,只需要自己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且自我调整放松就行,但也不能忽视,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而不自知,很有可能会导致焦虑症。

  避免情绪中暑

  医生支了三招

  情绪中暑会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吴旭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学会情绪表达和发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找朋友和亲人谈谈心,聊聊天,当负面情绪积累较多时,要学会释放自己,可以唱唱歌、跑跑步发泄一下;

  二是要做到物理降温,白天尽量少出门,室内保持通风,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吃清火的食物,可以喝喝菊花茶等;

  三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不好,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身心状态,中午有条件一定要午睡一会,夏季尤其重要。

  最后,吴旭东也提醒,如果情绪自我疏导一直没有好转,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标签: 情绪中暑;医生;情感障碍;烦躁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70730813005398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