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0日讯 国际慢城!这个新词正在常山全面发酵。
常山江畔,常山县城东新区管委会——国际慢城建设指挥部,已成为当地的聚焦点。办公大楼里每天匆忙的脚步,兴奋的眼神,演绎着从蓝图变为现实的进程。
何为国际慢城?为什么是常山?它会给这座县城带来什么,未来的常山将会怎样?一切都充满了期待和遐想。
以“国际慢城”为撬动,33万常山干群在补齐城市短板的过程中,冲破了思想的桎梏,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新模式。
慢城不慢
群山环绕、襟江带湖的常山县城已有千年建城史,站在县城制高点西峰尖俯瞰这座城市:蝶形山、龙形水、雁形城,山水相映和谐相融。
目光向东,越过常山港,一座新桥横跨东西,紧挨桥头的山坡已然被搬,豁然开朗一片新空间,新建筑群拔地而起,势若冲出围城,规划30余平方公里的国际慢城落子于此。
国际慢城,看似高大上的字眼,僻居浙西的常山凭何底气“高攀”?
“国际慢城之慢,是崇尚生活之慢,绝非发展之慢,倒退之慢,而是追求更稳固、更持久、更理性的发展。”这是常山的认知。
国际慢城是兴起于意大利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有独特的地方感,拥有传统的美食、健康的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休闲舒适的社区生活。
当下,“慢城市”运动已赢得越来越多的全球追随者。对于30多年来已深陷高速发展带来种种“城市病”的国人来说,随着南京的高淳桠溪镇、广东的梅州雁洋镇等地的国际慢城出现,着实引发广泛的关注,现已成为当地最耀眼的金字招牌之一。
常山选择国际慢城自有缘由。
近年常山县城扩张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9.2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19.9平方公里。然而,城市化却越来越成为常山发展的一块“短板”:总体上属于“小县小城”……
环视周边,毗邻地区拥有黄山、武夷山、三清山等自然文化遗产,就是在衢州市范围,常山的先天禀赋与其他地区也无法相比。
爬坡过坎的常山,如何冲出“围城”?必须寻求将比较劣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
常山迈开突围的步伐。围绕“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战略思路,积极打造“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创业之城”。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机遇来自于全市一盘棋打造首个国家休闲区、“浙皖闽赣”将打造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常山县可在衢州国家休闲区中实现清晰功能定位和差异化个性发展,并与毗邻的开化“国家公园”实现功能互补、共推互进。
而城东新区的开发,让常山城市建设从“内河时代”跨越到“常山江时代”,这些都与慢城理念不谋而合。
天时、地利、人和,打造国际慢城,为常山的可持续发展投下一道长长的亮光。
常山国际慢城东至48省道、南至朱富线、西至外港、北至松香门,囊括紫港街道狮子口、孔家弄、渣濑湾、狮东、外港等5个行政村在内,规划范围31平方公里,其中绿核片区7平方公里,常山国际慢城所在跳出了老城,令人耳目一新。整个规划亦可谓大手笔:包括文创产业、体育产业以及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三片五区”、“一带一路”的整体空间布局,从文化底蕴、自然生态资源、慢生活项目等都进行了充分发掘。
常山开始提速前行,近两年从完善休闲基础设施开始全面补短板。特别随着城东新区东方综合体、滨江公园一期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能级大幅提升。而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三衢石林旅游景区、三衢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白菊花尖、黄塘村等乡村景点的加快建设,让整个城市休闲内涵日趋丰富。
“在慢城建设的带动下,常山城市建设已处在全面向上的高速通道,项目动了起来,干部跑起来了。新近申报加入国际慢城联盟让大家更是充满信心。”城东新区管委会副书记邹伟良言辞之间透着兴奋。
村也是城
“国际慢城建设并非简单的造城运动,其核心理念体现的是对人、对自然、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与尊重。我们要通过慢城这一平台,让‘休闲到常山、享受慢生活’成为常山亮丽名片。”在常山县委书记王良春看来,摒弃传统地产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山水文化特色和旅游休闲功能。以“互建共享、城乡共融”理念来打造国际慢城,是他们最看中也是最符合未来发展走向的开发模式。
建设国际慢城,从理念上跨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城乡融合,“农村就是城市”,认知一变,打开思维束缚的空间。
“我们的国际慢城主要在打造美丽乡村大景区、风景线、景观节点的基础上,通过城乡绿道网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着力构建骑行、慢游的山水生态空间,以满足游客深度式体验需求。”有着10多年规划建设部门工作经历的邹伟良说,慢城共推出十大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几乎都是农字带头,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餐厅、胡柚庄园等等,体验模式不尽相同,大多因地制宜,保留了当地的风貌、习俗,大部分建设内容都是现成的,基于现有基础上的改造提升。“通过农房立面改造、品质塑造,勾勒出山、水、林融为一体的美景。”
走进渣濑湾村,一眼就望见成片的山林和农田。“全村总共330户人家,除入口游客接待中心需要拆迁9座房子,农房按照常山特色建筑风格将着手进行改造,周边农田已通过流转,分别转化为生产型农田、观赏型花田和生态服务型水田。”邹伟良以轻松的语气,向我们描绘未来的慢城小镇形态。
村民陈小平相告,原先听说要建慢城,渣濑湾人一开始就为征迁担忧,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城市房价的高低,政府补助的多寡”等。现在不用征迁了,大家都轻松了许多。首先想到的是慢城建设带来的机会,就连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也动心,想返乡回家开一个以动漫cosplay为主题的咖啡屋,且钱已打回家里,只是过去那些千把块钱一间都没人要的老房子,现在却是越老土越值钱。
村民就是市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己的角色融入慢城,乡镇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加快发展上。
狮子口村俨然已变成慢城建设的大工地,150亩的连片花海、文化广场周边景观工程、特畈小公园、达坞溪游步道、庭院整治等项目都在加紧实施中,这里很快就会被打造成一个以精品农家乐、民宿为主的特色村。紫港街道党委书记周丽兵说,根据慢城建设的要求,在这3到4个月内,街道将要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的资金,完成狮子口等这5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国际慢城建设是全域景区化的龙头项目,也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王良春向我们构画“一核两带三圈”常山全域旅游的未来发展布局:一核,就是国际慢城;两带,就是一江两岸、柚石金路两条风景带;三圈,就是十里长风、三清绿道、远山云水三大特色休闲圈,串起包括三衢石林、白菊花尖、赏石小镇、黄塘、田蓬等景区、特色小镇和精品美丽乡村在内的休闲旅游资源,其引爆点就是国际慢城。
常山追“慢”
国际慢城打造,无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常山下的一盘大棋。
以建设国际慢城为龙头,全县域联动、全方位推进常山经济社会发展齐力追“慢”,此“慢”非彼慢。
追“慢”的过程,蕴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追赶效应正在常山多个领域显现。
创新企业风景独好。浙江爱丽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线伴着轰鸣声在高速运转。作为2011年的常山县招商引资企业,“爱丽莎”这两年扩张步伐迅猛,从刚投产时的百万级迅速扩大到如今的过亿元,去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企业通过与意大利设计公司合作,已拥有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外观设计专利50多件,仅今年上半年,就推出20多款新产品。眼下,企业筹备再上4条新的生产线。
结构调整焕发生机。常山传统支柱工业以“化工、建材”等为主,资源消耗大、能耗高、污染重。他们聚焦“实力”,以创新驱动摆脱资源依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招引锦禾科技、哲丰新材料、新华环保等大项目,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绿色食品等“2+1”主导产业体系……如今,常山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33.7:66.3;而新产品产值已占规上工业总产值16.1%,成为工业经济新引擎。
追“慢”催生新平台。常山在“互联网+”制高点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自去年成为全国12个之一、浙西地区首个农村淘宝试点县,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规范与评定标准,2015年全县网店数超5000家,同比增4.5倍,已有来自9个省、60多个地区的代表来考察学习,成为全国农村淘宝建设和运营的样板。今年阿里巴巴浙西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又落户常山。
追“慢”,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为补齐教育短板,常山大胆改革,从杭州引进育才集团合作办学,短短2年之内取得骄人的成绩单。“三次备课、六步教学、精细化管理、竞争性体制”等,育才带来先进的经验,也带来严格的制度,正是这种压力倒逼,让学校从管理层到老师再到学生变得更为主动积极。在其“鲶鱼效应”下,常山教育悄然蜕变。
追“慢”,关键靠人。在常山,新常态倒逼已转化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辉埠镇彭川村成为全省“零违建”样板村。在“三改一拆”工作中,村党员干部带头,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村2万平方米的拆违工作,涉及农户465户,同时,拆旧立新,乡贤回乡建冷柜厂,注资2300万元成立“彭川村乡贤基金”,建设美丽乡村。省委书记夏宝龙为此给予点赞。
还有黄塘、徐村、田蓬等一大批在整个浙西地区都小有名气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激活的奥秘在于县里整合各项资源,通过探索实施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两美”乡镇竞争性比选等,打包投放给能干的,倒逼乡村争先创优……
看城不是城,只缘冲出“围城”天地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