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仙居注重山区垃圾分类处理:设立荣辱榜,引入积分制
2016年11月02日 05:36:5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斯信忠 县委报道组 王一 通讯员 丁丽云

  浙江在线仙居11月2日电(浙江日报记者 斯信忠 县委报道组 王一 通讯员 丁丽云)“各种垃圾要分类,大人小孩都应会,人人都要参与做,乡村面貌才会变……”10月31日上午,仙居县湫山乡溪东村村民杨银连,边哼乡里编写的“绿色歌谣”,边将生活垃圾分类倒入各垃圾桶。这是该乡推行垃圾分类、推动生态绿色发展的一个镜头。

  湫山乡位于永安溪支流上游,原先,生活等垃圾大多通过焚烧处理,还有村民将各种垃圾直接倾倒在河边,不但造成空气污染,而且影响环境卫生。

  为了促进生态绿色发展,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今年以来,该乡花大力气在全乡推行农村生活等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处理,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从源头上消除垃圾污染环境。

  记者在溪东村办公楼旁见到,标有蓝、绿、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一字排开,桶上分别标注“可回收垃圾”“可腐烂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字样,一旁的宣传栏上写着“垃圾分类歌”“垃圾危害”“垃圾处理”等内容,村党支部书记王乃根指着清澈的沟渠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后,沟渠乱倒垃圾的情况不复存在,水面变清。

  湫山乡党委书记叶哲介绍,为有效促使村民自觉处理垃圾,乡里充分发挥党员和巾帼先锋带头作用,每位干部党员和妇女代表各自联系农户,负责指导、检查联系农户的垃圾正确分类,同时,设立垃圾分类“荣辱榜”,引入积分制对农户进行评分,作为星级家庭的考核,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该乡针对农村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文化程度不高等实际情况,通过简单的两分法将垃圾分类,实行“农户源头分类、分拣员二次分拣”措施,使全乡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了90%以上。


标签: 垃圾分类;山区;仙居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