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全球水产市场不景气,而台州水产品出口额已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
台州水产品出口成绩靓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迅猛
2016年12月21日 10:23:09 来源: 台州商报 记者 诸葛晨晨 通讯员 徐子剑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 近日,记者从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16年我市水产品出口呈现出量价齐增的良好势头。目前,台州辖区今年共出口水产品1054批次、35834.6吨、9692万美元,批次、重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6%、50.9%和14.4%。

  该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副处长童晨辉告诉记者,我市水产品出口额已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另外,随着水产品出口前景好转,我市新备案企业出口量稳步提高,目前相关备案企业已达到13家。

  国外需求波动大、近海捕捞资源衰减、水产品原料价格下滑……可以说,全球水产行业市场并不景气。而回顾2016年,促使台州水产出口保持稳增长的新现象有哪些呢?

  时隔5年重回俄罗斯市场

  据介绍,2010年之前,俄罗斯曾是台州水产品出口贸易市场之一。平均每年向俄出口水产品达1200吨,出口额360万美元,品种以海捕加工鱼片、虾仁、鱼糜为主的加工水产品。

  在2011年,俄罗斯联邦以中国输俄水产品检出细菌超标为由,单方面暂停多家中国水产品生产企业。童晨辉介绍,受细菌超标的风波影响,台州水产品出口俄罗斯遭遇“寒冬”,出口业务随之中断。

  而今年2月末,台州远洋捕捞加工的177吨、16.4万美元的冷冻鲭鱼,经过检验检疫合格后,踏上了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首航”。这是台州水产出口企业时隔5年重新进入俄罗斯市场。据台州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2016年台州实现向俄罗斯出口总量1702.5吨,货值177.9万美元。

  据了解,去年12月,台州辖区共有3家水产品企业重新获得俄罗斯官方注册,具备对该国市场出口资格,而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关于台州水产品再次开启俄罗斯市场大门,该公司外贸部经理陈军辉告诉记者,考虑俄罗斯国民的消费习惯,罐头产品在当地是热销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的水产品以原材料、半成品为主,主要是供应当地海捕鱼罐头等水产品深加工厂,品种包括秋刀鱼、鲭鱼等。”

  近年来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水产企业也开始重视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拓宽销售市场。陈军辉认为,具备“产品诚信、价位公平”的优势,台州水产品才能再次打开俄罗斯市场,“对比日本等强劲对手,我们产品存在优惠10%的价格优势,但产品品质却与之相媲美。”他介绍,兴旺水产公司今年试水俄罗斯市场,目前已获得不错市场反响。“像有些大单,一次出口100个集装箱,按一个集装箱装载25吨计算,相当于出口量达到2500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爆发式增长

  台州水产企业的“大客户”都来自哪些国家呢?

  童晨辉介绍,以往台州水产出口欧盟、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如今这个三足鼎立局面逐渐被打破。目前为止,欧盟仍是台州出口水产品第一大市场,占出口金额40%以上,韩国和日本市场份额逐年萎缩。

  今年台州水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共实现数量20633吨,金额3389万美元,与去年同比,数量增长125.5%,金额增长42.1%。比如,中东、东南亚地区均成为我市水产出口企业新兴市场,并得到进一步开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口伊朗水产品达到9704.9吨,1519.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8.3%,221.8%,占全部出口产品金额的15%以上。

  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去年开始尝试开辟中东伊朗市场,其外贸部经理林源也向记者反映:“今年不论是出口金额还是规模,都出现超过200%的增长。像我们最大订单,大概一次性装20多个集装箱,达到500万元人民币。”据介绍,该公司出口到伊朗的产品为冷冻海捕鱼,包括青占鱼、金枪鱼等四五个品种。

  出口总量与金额双双实现200%激增,伊朗为何成为台州水产企业挖掘国际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林源告诉记者,近年来,伊朗自身出口贸易形势备受影响,其亟需与多国发展贸易关系,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这无疑为台州各大企业提供良好市场机遇。

  童晨辉表示,近年来,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鼓励国内各行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贸易关系,“伊朗出口量出现激增,说明我们台州的出口水产品企业能够紧盯国际形势,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大量输出产组胺鱼类,实现本地企业成功打开中东市场大门。”

  远洋捕捞弥补水产资源缺口

  据台州检验检疫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台州口岸直接进口远洋自捕水产品1.46万吨、918.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0.5%和17.1%,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悉,从台州口岸进口的远洋自捕水产品,产自北太平洋海域,品种有冻鲐鱼、冻鱿鱼和冻沙丁鱼等品种,主要作为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原料。

  童晨辉表示,我市的水产品出口市场前景好转,这和海洋资源供应日趋稳定有很大关系。“不可否认,近海过度捕捞也致使海洋渔业健康发展遭遇瓶颈。”他说,近年来,水产行业转型发展远洋捕捞产业,这也极大地弥补了近海捕捞资源的匮乏。

  比如兴旺水产有限公司,自2015年正式开拓远洋捕捞新领域,其4艘远洋渔船于同年首航西非塞拉利昂海域后,其远洋捕捞版图已遍布北太平洋、印度尼西亚、伊朗、非洲等地区的海域。据悉,今年11月中旬,兴旺又打造了3艘总吨位达4500吨的远洋渔船,准备起航前往印度洋。“开辟远洋捕捞领域,我们今年的出口额出现了20%的增长。”

  不过,陈军辉也说,虽然远洋捕捞产业的兴起,为我市水产品交易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国内近海捕捞仍唱主角,“虽然出口额、数量实现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水产出口国际市场形势仍不容乐观。”

  陈军辉介绍,2012-2013年期间,包括台州在内,国内水产出口市场出现明显的转折。即从过去走“高单价”,已发展为靠走量来争取市场份额以及盈利点。“来自台州的野生小黄鱼等高价值水产品,在过去,基本都是出口日韩国家,而如今,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2012-2013年以后,高价值水产品市场已经转为内销市场。”

  另外,童晨辉告诉记者,我市不少水产企业不满足初加工产品出口商的角色,同时着手加强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从2009年开始,台州水产企业就有接触水产罐头生产业务。

  比如泰国是金枪鱼罐头生产和出口大国,从2014年开始,台州有水产企业与泰国贸易商合作,积极引入资金和技术,成品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金枪鱼肉成品率从原先的38%增长至42%,已接近泰国加工水平。”童晨辉介绍,另外,台州企业不仅建立HACCP、BRC、IFS、清真等各类食品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同时实验室建设自检自控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体系化、标准化管理。


标签: 台州;水产品;出口;一带一路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