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10个大棚西瓜中,就有7个出自台州瓜农之手。
现如今,台州瓜农遍布全国各地,还走向东南亚、非洲等地,撑起了上百亿元的西瓜种植产业。
30多年前,台州人“追着太阳种西瓜”。30多年后,台州以瓜为媒,根植于台州大本营,通过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数字化运营等手段,在全国织起了一张西瓜的大网,探索出“地瓜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台州方案。
台州的瓜农,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地瓜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
今年8月开始,台传媒记者追随台州瓜农的脚步,一起在浙江、甘肃、宁夏等地的田间地头,寻找“西瓜地里长‘地瓜’”的答案。
追着太阳种西瓜
7月底8月初,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贵镇关渠村西瓜上市的好时候。西瓜还没吃到,记者却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因为,在这里,随处可见挂着台州牌照的车子,听到的也是熟悉的台州乡音。
循着乡音,记者见到了一位头戴箬帽、皮肤黝黑的台州老乡——江根东。闲谈间,老江带记者看了自家种的200亩大棚西瓜,也给介绍了和他一起来关渠村种瓜的台州瓜农。老江说,在这里种瓜的20多户瓜农,有的是亲戚,有的是同村或是隔壁村邻居。
从海南到北京再到宁夏,老江已经在外种了20多年西瓜。去年,他和同乡在关渠村种下了4000亩大棚西瓜。而在整个宁夏,台州瓜农的西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每年7月,西瓜成熟季,收瓜商贩就接二连三来到瓜地,江西商贩林瑞龙就是其中之一。
“宁夏收完到云南,云南再到广东,广东再到海南,海南再回到江苏,江苏收完又回到大西北。”林瑞龙笑着说,“你们台州瓜农跟着太阳去种,我们就跟着台州瓜农去收。”
台州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性气候使得产出的西瓜瓤红多汁、糖度高,但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台州,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台风频繁,瓜农收入很不稳定。
为寻找最适合西瓜生长的环境,让西瓜实现全年种植,增加瓜农经济收入,上世纪8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岩茅畲乡的5位农民前往上海种西瓜,从此开启了台州瓜农长达30多年的外出创业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台州在外瓜农总数超6万人,足迹遍布江苏、海南、广东、云南、宁夏等23个省份,不少瓜农还跨出国门走向了东南亚、非洲等地,种植面积一百多万亩,撑起了年产值150多亿元的西瓜种植产业。
而台州瓜农自身致富的同时,也推动了欠发达地区创富增收。
2018年,台州瓜农徐子青来到固原市隆德县成立了宁夏浙隆瓜果蔬菜有限公司,承包了6800亩土地种植西瓜,企业除了每年支付当地4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费用之外,还为周边12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年人均务工收入1万元左右。同时,带动本地农民种瓜致富。隆德瓜农喇小霞说,去年她种的20亩瓜就给她带来了18万元的收入。
据隆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育斌介绍,在台州瓜农的带动下,目前,整个隆德县的西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1万亩,亩均收益2万元。
不过,马育斌认为,在产业致富的同时,台州瓜农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才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育斌说:“在我们这里,以前只有实验室里才有的生产技术,台州瓜农来了以后,带动本地百姓积极参与,老百姓亲自体验、学习以后,对我们当地生产技术的提升是相当快的。”
据黄岩区瓜农协会统计,仅该区外出瓜农每年支付给全国各地的土地租金就近10亿元,并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10多万农民种植大棚西瓜,增加农业就业岗位5万多个,带动各地农民增收30多亿元。
种瓜服务“体系化”
在吴忠市的叶鸽湖农场,30多户台州瓜农在这里种了2300亩的西瓜。
瓜农告诉记者,他们种的西瓜都会套上特制的包装纸箱,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包装纸箱就能在个把小时内送到瓜地。
为此,记者找到了这家纸箱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王才权,也是台州老乡。今年,王才权在宁夏的吴忠市和石嘴山市都建设了生产车间和仓库,可以辐射整个宁夏。他说,现在瓜农西瓜种到哪儿,他们的服务就跟到哪儿。
采访中,记者看到,种苗厂、纸箱厂、农资店,台州的瓜农种到哪里,这些配套企业和门店就开办到哪里。除此之外,跟着瓜农全国各地走的,还有老家的农技部门。
在隆德县,记者遇到了台州市林燚农艺大师工作室的服务团队,领队杨瑜斌是西瓜种植领域的技术专家。
杨瑜斌说,这次来宁夏,他们已经为8位瓜农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我们平时一般都是通过微信、电话进行联系。这次我们有机会来宁夏,就直接到瓜农的瓜地,实地了解之后,再对症下药,对农户进行一个指导。所以,我们整个农技服务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杨瑜斌说。
据杨瑜斌介绍,为助力西瓜产业发展,台州已搭建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除了多形式解决不同地区瓜农技术问题之外,台州还制定了《玉麟西瓜地方标准》《无公害嫁接西瓜系列标准》《“红耘”西瓜生产技术规程》等主力品种的种植标准、技术规范,确保西瓜种植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并根据不同地理环境能够及时调整种植技术。
因为西瓜种植所需要的技术、农资、土地、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都能及时送到田间地头。比如,台州银行就专门设立了3个瓜果拓展部,信贷员带着移动设备,全国各地服务外出瓜农,真正实现“瓜农土地承包到哪,金融服务跟到哪”。
除了像土地、金融、技术等线下服务之外,如今,线上服务也是越来越便捷。2021年,台州在全国首创“瓜果天下”应用场景,为果农提供从智能选址、农资对接、种植服务到供销对接、信用服务、消费者评价的全链式闭环服务。推动外出果农从“追着太阳种瓜果”向“跟着数据种瓜果”转变。
据“瓜果天下”项目经理雷显森介绍,目前,该应用的注册用户已达10.4万人,登记种植面积已有105万亩。通过平台降低农资采购成本5-10%、物流成本20%,选址精准度提升70%以上。
西瓜“总部经济”
在甘肃省静宁县的曹务镇,记者遇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瓜新优品种品鉴会,称重量、测糖度、测密度、看瓤色,36个品种,108个西瓜,经过品鉴,最终两个品种脱颖而出。
作为这次品鉴会的负责人,台州黄岩芯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森林很满意,“明年我们可以小面积开始试种了。如果试验成功,我们就会大面积地推广。”
牟森林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西瓜新优品种的引种试种和推广。在他看来,种业是西瓜产业的芯片,要想走在行业前列,首先就要在品种上进行不断创新。
品种创新可以帮助瓜农抢占更大的市场,也为台州拓展了西瓜种子销售的新空间。目前,台州西甜瓜种子销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大棚精品西甜瓜种子在全国占比50%以上。
温岭市则因为外出瓜农的种苗采购需求,发展建成了40多家西瓜嫁接育苗场,成为了省内最大的西瓜育苗规模化集散地,年育西瓜苗数一亿株以上,年产值一亿多元。
此次采访,记者不但看到了藤蔓所到之处创富共富的绿意盎然,也看到了台州以“地瓜经济”发展为导向,建强台州西瓜产业“大本营”的丰硕成果。
“要想不被超越,在品种的多样化,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产品的品牌化上,要做到更加的追求极致,追求变。”这是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在2023浙江精品西瓜评选活动暨温岭“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授牌二十周年庆上,对台州西瓜产业未来发展所提的意见和建议。
这番话,令前来参会的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辛宏权深有感触。
去年,辛宏权在温岭东部新区投资建设了占地1700多亩的总部基地。新品引种试种、轮作模式试验、新技术应用都在基地进行。辛宏权说,目前,基地正在开展“生态和谐种植技术”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就能对土壤进行健康修复,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破解西瓜无法在同一地块长时间种植的难题,“台州的西瓜产业要保持竞争力,就要有技术储备,要走在别人前面。”
多年来,台州不断研发西瓜种植新技术,不仅帮助瓜农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推动台州西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
比如,台州市供销社开发的西瓜专用“1079”作物解决方案,就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在土壤改良、两浇三喷、膨果优果、养根护藤等方面成效明显。其研发的西瓜专用药肥,突破了大棚西瓜“减药肥、增果率”技术难题,获得了国家专利。
30多年来,台州西瓜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也带动了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
台州生产的西瓜钢构大棚棚头套占全国市场的70%。而西瓜种植机械化的发展需求也推动了台州农机在机械灌溉、山地种植、大棚喷雾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目前,台州水泵、植保清洗机械、增氧机、山地轨道运输机4类农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国50%以上。
对此,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源龙说:“台州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西瓜网络,向外输送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把西瓜产业做广、做大、做精、做强。在带动各地农民共同致富的同时,也推动了台州本地的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了自身供给体系、保障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全面升级,实现了西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台州的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这是‘地瓜经济’非常典型的案例。”
藤蔓覆盖越广,受益地域就越多,而根部的块茎长势也越好。
台州西瓜产业墙外开花与墙内结果并行,也让西瓜地里长出的“地瓜”更大、更甜,这是农业版的“地瓜经济”。
更令人惊喜的是,台州瓜农在全国各地整合的农业资源,也为其他台州农业在全国发展开启了顺风车。从一片红到片片红,台州其他农业产业成功复制了西瓜模式,农业“地瓜经济”已经由点到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