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浙大教授扎根泰顺山区11年 被称“温州版李保国”
2016年06月21日 11:22:00 来源: 温州网

  汪自强骑了20年的自行车仍在用。

  老汪办公室里一双磨破了的布鞋沾满泥土。

  老汪在泰顺指点茶农用新技术收茶。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 近日,记者连续报道了“扎根”泰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汪自强的事迹。他是一名浙江大学农学专业的教授,却坚持在泰顺“科技富农”已经11个春秋。他被称为“温州版李保国”,事迹引发了我市农业、科技系统工作人员的广泛讨论。

  这11年来,汪自强坚持杭、泰两地跑,一年至少78天“泡”在泰顺田间;他引入了160余种农作物,助力农产品的产业提升。那么,到底是怎样一种信念支撑着汪自强十一年如一日坚持服务山区农民?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又是怎样一个人?

  上周,记者走入泰顺、杭州等地,探访汪自强和他身边的家人、学生、同事,看到了汪自强在他们眼中的标杆形象——在泰顺农民眼里,他是“老汪兄弟”、 “科技财神爷”;在同事眼里,他被称为“全省都找不出来的农民”、“专业痴人”;在学生眼里,他是“俭朴的老农教授”;在他家人眼里,他又变成“放鸽子大王”。

  在汪自强的身上,凝结着一个共产党员勤劳俭朴、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心怀群众的精气神儿。

  一颗“服务心”:

  含有群众“嘱托”的茶叶他攥了一整天

  6月15日,泰顺县雪龙茶叶有限公司请来了汪自强等一行农学专家。原来,该公司研制了两款茶叶,分别是“白云仙绿”和泰顺“黄汤”,但却在栽培种植过程中不太顺利。想要专家们帮忙想个“招儿”。

  于是,几名专家捻着面前的茶叶,闻着、看着,激烈讨论起来。汪自强却没说话,只是捏着一小撮茶叶,紧蹙着眉头翻开了办公室的一本《泰顺茶志》,似乎想从字里行间寻出点什么来。半响,他把两袋已开封的“白云仙绿”和“黄汤”小心地用夹子夹住封口,跟吴晓红说:“我拿回去研究一下。”

  整整一天,汪自强手中就攥着这两袋茶叶,讨论时也攥着,离开雪龙茶业还是攥着,走路上攥着,坐车里也攥着,直到吃饭时有人提醒了一句,他才恍然初醒般把这两袋茶叶放进车后备厢里。等吃完饭,他又匆匆快行几步跑去开后备箱,小心翼翼地把这两袋茶叶拎出来。

  他后来解释,他满脑子都在想这两个品种该怎么在泰顺本土发展,这念头脑子里“跑”了一整天,竟还没意识到自己一直攥着两袋茶叶。

  一些敬业事儿:

  办公室里能翻出玉米、大豆、核桃

  汪自强这么个“痴人”形象,他的农推中心(浙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同事已经见怪不怪。在熊义勤老师的眼里,汪自强是一个“跟你喝茶都要聊大豆种植的人”。走进汪自强在农生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办公室,记者居然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农作物:一碟大豆、四五颗山核桃、一瓶芸豆、一个一尺多长的刀把豆……桌子下面还有一大袋大豆,旁边几案下还能翻出半截玉米来。

  熊义勤说,汪自强最喜欢往泰顺搬“救兵”,农推中心十几个老师都被他“搬”过:“有畜牧专业的尹兆正、王友明,有茶学专业的汤一……”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起,老汪的一些事儿还真对他们产生了不少影响。

  “救兵”之一尹兆正说:“老汪给其他特派员们都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他说,汪自强做事太认真,在泰顺给老百姓们申请诸多项目,做得“很用力”。“都是特派员,有老汪这么一个标杆在,大家自然都不好意思敷衍了。无形之中都提高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去帮扶地区也更勤快,工作做得更投入。”

  同事汪炳良说,老汪“话不多”,但思维很“正能量”,团队中有他,负面情绪就会少很多。“我们开会时,有时候会谈到一些困难,以前大家都很爱抱怨。但老汪就会引导大家往好的地方想,少计较条件,多谈奉献,多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大家也慢慢转变了思路。”

  “老汪很不容易的。”熊义勤说,“有些单位的特派员一年也就只下去一两次,可以说全省绝大部分特派员做不到像老汪这样,一年把近半时间泡在帮扶地点。虽说省里每年都会给路费补贴,但看他下乡的频率肯定还自己倒贴的。”

  很多年前,汪自强还跟熊义勤说,自己去泰顺交通不便,要倒好几趟车。后来汪自强有车了就自驾过去,“年近花甲之人一路七八个小时开到泰顺,想起这我都很钦佩。”熊义勤说。

  一个“中国梦”:

  三年知青经历奠定了毕生梦想

  11年来坚持杭、泰两地跑,每月至少去泰顺一次,不是往泰顺捎作物种子,就是拉上自己的专家同事……是怎样一种精神,让一名浙大教授如此痴迷“科技富农”?

  汪自强说,他服务农村的信念,在他读大学以前就已“种”下了。原来,这个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浙大教授,其实曾是个城里长大的孩子。1975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他去老家兰溪的农村做了3年知青。

  “那时农村太苦了。”汪自强拍拍自己的肩膀,“我现在肩膀还一高一低,就是那时候落下来的。”他当时的工作是烧砖窑,烧青砖时有一道程序要挑水。知青们各自分组“3班倒”,每一班要连续挑水6个小时,每个小时要来回挑6担水。往往一班“倒”下来,整个人都累得说不出话来。

  有时候,他呆呆看着水从烧砖的土窑子顶上一点点地渗透下来,就想,农村这么艰苦,这辈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尽己所能,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我是1975年10月5日下乡的,刚好又在1978年10月5日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整整3年。这3年对我影响太大了。锻炼了我的体魄,奠定了我服务农村的信念。之后我又刚好学了农学,又有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政策和‘科技兴农’的号召,给了我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汪自强说。

  后来,汪自强曾受中组部的委派,任宁夏科技厅党组成员、厅长助理。在大西北地区,汪自强再一次感受到农村的贫苦不易,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农村服务的信念,从此,他便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播撒在泰顺那片土地上。

  一片“奉献之情”:

  去台湾去国外都还每天打蜂农电话

  在泰顺,汪自强有个外号叫“省里来的救兵”,因为他总在关键的时候出现,解了不少农民的“燃眉之急”。

  泰顺县百花蜂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立超从2009年开始尝试养蜂,因缺乏技术支撑,赚不到几个钱。“这种土蜂箱一年只能收一次蜂蜜,蜂蜜一收完,蜜蜂纷纷跑掉,一年要损失一半蜂种。刚开始那两年一年才赚两三万元,我都想放弃了。还好2012年汪老师出现了。”汪自强帮着他改良蜂箱,实现蜂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还帮着取得“无公害”认证……现在严立超的个人年收入都达到百万。

  泰顺县仕阳镇上宅洋党支部书记钟玉桃说,3年以前,村里茶农林廷玉发现茶田中有一株上好的黄茶。村里想推广种植却不知道价值如何,正当一筹莫展之际,老汪上了门。如今,这款黄茶已在汪自强的“鉴定”下推广种植了十余亩。汪自强还给这款黄茶取名“泰上黄”,催着他们注册商标。

  “我从没读过书,居然还会得到浙大教授的指点。”严立超感叹道,“他把我们农民的事就当自己的事一样。”严立超翻出手机,通话记录显示,这3天汪自强每天都给他打一次电话。“汪老师每周都要联系我三到四次,他在台湾或到国外出差,都会打电话过来。每周都要问我几次生产、销售的情况,问我有没有什么新问题。”

  钟玉桃说,汪老师是一个“帮你就一定要帮到底”的人。“作为一名村支书,我感觉我的奉献精神远远不如他,还差得远,还做得太少。”村里的黄茶推广种植之后,汪自强一直催着她注册商标,如今申请已提交,又来了几次电话问她批下来了没有。

  “我是村支书,但自己有时候事情忙起来,对村民农业种植等都关注不多。自从认识了汪老师后,我改变了不少。连远在杭州的大学教授都这么心忧村中的农业生产,我与村民离得这么近,还有什么理由推脱呢?”钟玉桃说。

  一本“俭朴经”:

  “浙大老农”形象让师生们忍俊不禁

  汪自强一半的时间泡在泰顺,另一半时间则待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时间拨回到2015年夏季的某一天,农推中心副主任袁康培有事去找老汪,却在农生学院楼下看到一位老农民,这农民头戴旧草帽身着旧衬衣蹬一双解放鞋,骑着一辆特破旧的自行车嘎吱嘎吱地过去了。袁康培看呆了:“这好像是老汪啊!”他喊了句老汪,没想到这老农缓缓回过头来——还真是老汪!

  袁康培回忆起这事儿就忍俊不禁地说:“他说他去试验稻田里收大豆,那个打扮,哈哈!我说要他拍个照片旁边写个‘浙大教授’,就成网红了!全省都找不出这样的老农民啊!”

  谈起汪自强这身行头,作物学专业的研究生们也笑逐颜开,他们拉记者跑汪自强办公室,这套行头赫然挂在门后:两顶旧草帽,三件衬衣,一双解放鞋还沾满了泥……汪自强的研究生蓝占城说,老师常这一身打扮在试验田干活。

  “浙大老农”的自行车更出名,它“浑身上下”锈迹斑斑,乍一看还以为是谁扔掉的。博士赵倩说,汪老师超‘宝贝’这辆车,下雨时还抬到四楼角落里“躲雨’。 “我有次跟他说这车太破了该换了,汪老师说,这车20多年啦,我哪舍得扔啊?”前几天,自行车的后轮划破了,汪自强还请蓝占城帮他推去修一下。

  蓝占城跟着汪自强去过泰顺四五次,每次在酒店吃自助餐,他都不敢浪费一点粮食,“老师最不喜欢有剩饭剩菜,看你不吃完会生气。”去试验田时,装大豆的网袋有时候会破掉,蓝占城和师兄们好几次随手就把网袋扔了,结果汪自强每次都要捡回来,还教导他们缝缝还能用。

  汪自强的这本“俭朴经”,学生们都受益匪浅。赵倩说,他们都是“90后”,虽然从小就受着艰苦朴素的教育,但现实中还真的找不到鲜活的例子来。“有汪老师在,你会觉得,原来艰苦朴素就是这样子做的,还真的有老一辈坚持着这种精神,这才是非常现实的教育。”

  赵倩说,年轻人往往爱攀比,比谁的手机好,谁的电子产品贵。而现在她也慢慢受了影响,对这些物质上的东西不再在乎。“连我们老师都能自行车骑20年,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半生无私情怀:

  家人出游被他“放鸽子”已成习惯

  “我爱人方敏很支持我的工作,每次我说我要去泰顺,她说,去就去吧!很少抱怨的。”汪自强说。

  但方敏却笑言:“哪有不抱怨呢,我是习惯了啊!”方敏说,一家人要出外旅游,必须要和汪自强提前“预约”。“我们相约全家出游,他说这周末可以,结果周末突然要去泰顺。于是推下周末,到了下周末又突然要走,就再推下个月。‘鸽子放多了,我们也就习惯了,有时候干脆不喊他一起玩了。”在女儿汪畅的眼里,父亲“很完美”,但总是早出晚归,那几年去宁夏挂职,她将近一年没见到父亲。

  方敏还有点遗憾的是,女儿汪畅只读了一个普通大学。“老汪工作很忙,没时间辅导汪畅。我后来也埋怨,说你都是一个浙大教授,女儿却只能考个一般大学,都是你忙工作耽误了。但他却说,只要身心健康,平安快乐就好。”

  “我深深明白,也非常理解老汪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方敏说,“我的父母都是浙江大学的老教师,他们老一辈都有着这种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也是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地长大。老汪继承了我父母这辈老党员的优良品质,对我的女儿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2012年,汪自强带着方敏和女儿汪畅曾去过一次泰顺,他和当地百姓们的关系密切,至今让方敏印象极深。“当地农民很淳朴、热情,见到老汪跟兄弟一样,对他很尊敬。我想,泰顺应该是他第二个故乡了。”

  本文转自:温州网

标签: 浙大;教授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