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白象塔+塘河两岸,如何打造旅游品牌
专家献策:保存地域特色文化,散发“穿越旧时光”的魅力
2016年06月26日 10:18:00 来源: 温州晚报 记者 金思斯

  有人说,温州的一部文化史,有半部在塘河。然而,以白象塔为中心的塘河两岸山水文化,虽名声在外,却成为文化旅游界的沧海遗珠。昨天,一场聚集了我市历史文化、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等领域20多位专家的白象塔院文化与旅游论坛,在塘河河畔的谢灵运公园展开。

  白象塔文化家底不凡 出了两件国宝级文物

  白象塔,位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温瑞塘河的东岸,白象塔影是“塘河八景”之一。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1965年2月,因塔身倾斜,三四层有多处裂缝,经浙江省有关部门批准,决定拆除。现塔于1999年按照原来的样式在旧址上重建。以白象塔为中心,我市先后建了凤凰山城郊森林公园、谢灵运公园(塘河文化公园)、塘河文化展示馆等景观,从而形成了独有的白象塔院文化。

  白象塔的文化内涵,随便举一样,都不可小觑。这里有两件国宝级文物,即两座立式彩塑菩萨,分别被奉为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藏有大量经卷、绘画、雕塑品、石刻等珍贵文物。白象塔出土的佛经残页,是当今尚存的最早活字印刷本,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关于毕昇活字印刷记述的难得实证。艺术方面,白象塔造像运用的彩塑工艺精湛,成为温州土生土长的瓯塑的滥觞。另外,此处的出土文物中还发现了一颗结晶舍利子。

  文物历史专家、原温州博物馆馆长金柏东认为,白象塔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北宋佛教文物的聚宝盆,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一段见证。南白象街道举办的这次论坛,就是探讨如何整合以白象塔为中心的塘河两岸山水文化资源,打造温州城南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板块。

  各领域专家献计

  保存原生态,打造白象乡愁

  南塘街游船、温瑞塘河沿岸体验塘河文化、走访白象老街,经过昨天一天的体验,温大人文学院教授、温大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邱国珍说:“我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找回年轻的感觉。”同行的20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为南白象至今保有淳朴民俗文化点赞的同时,纷纷用自己的专业和研究献计献策。

  温大人文学院教授、温大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邱国珍:

  塘河文化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曾经的主要交通是走水路,还有“水上迎亲”这样的婚俗。要抓住自身特色,保存本地民俗文化的原生态,在文化背景、文化风格的挖掘上下苦功夫,不搞伪民俗。避免与西塘、乌镇、周庄等旅游地类似,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走出自己的路子。

  我市古建筑专家、原温州文物局局长 金福来:

  要利用白象塔的人文资源和这一带的地域交通优势展开街区打造,做好“四面三气”。改造好“四面”:建筑立面尽量维持原态;公共地面不要出现大面积水泥面,以花岗岩为宜;水面改造要因地制宜,不一味强求统一,保留水埠头;仰视面,电线电缆等要合理布局。打造好“三气”:人气、文气、商气,令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衬托。

  我市文物历史专家、原温州博物馆馆长 金柏东:

  要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主题文化,融合这里的雕塑、印刷、造纸等历史文化底蕴。白象塔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议借助新媒体,打造数字博物馆,将馆藏文物的各类信息放到网上,增加访问量和点击率,吸引年轻人。

  温州博物馆副馆长 高启新:

  可围绕“慢生活”、“旧时光”两大关键词进行旅游打造。怀旧、乡愁,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历史上的温州曾水系发达,塘河、白象老街留下了许多温州人曾经的记忆,让这些文化积淀下来,让人来到这里,能感受到“穿越旧时光”、“白象乡愁”的魅力。同时,打造休闲公园、沿河而居的民宿等,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市民,提供一个能够“慢下来”的生活享受。

标签: 白象塔;旅游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