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门户大道展露新姿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进展喜人
2016年07月14日 09:30:04 来源: 温州日报 夏晶莹

1.jpg

  浙江在线7月14日讯 得益于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的建设,如今去往温州机场可以一条瓯海大道直通到底进入T1航站楼,等到工程完工后,经过三层立体互通的交互,我们还可以直达T2、换乘市域铁路S1线,以及沿滨海大道去往经开区、灵昆岛等地,这条机场门户既打造出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更塑造出美观气派的道路形象。

  由中交一公局承建的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实施的五条城市主干道之一,作为龙湾国际机场、龙湾区、经开区的门户大道,对提升温州城市形象、建立温州东片区域交通大网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缓解机场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衢大道连通四大方向

  市区去机场交通更便捷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位于温州机场西侧,工程总体投资额约33亿元,其中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滨海大道南段)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工程范围包括瓯海大道及滨海大道,其中瓯海大道西起永强大道,东至滨海大道,长1.47公里;滨海大道北起互通立交,南至规划纬二十三路,长2.35公里,工程还包括建设滨海大道——瓯海大道互通立交以及与规划T2航站区机场高架的连接工程。

  该工程主线道路全长约5公里,桥梁总长8.6公里,地面辅道桥梁11座。瓯海大道及滨海大道全线采用“高架+地面道路”的形式,其中,瓯海大道高架道路采用双向10车道,滨海大道高架道路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瓯海大道及滨海大道地面道路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置互通立交1座(含匝道6条)、机场出入口匝道4条,设计速度均为40公里/小时。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滨海大道北段)起点接在建南口大桥预留跳水平台,向南穿过温州大道等规划道路,终点位于瓯海大道互通,与滨海大道南段连接,全长约2.5公里,均为桥梁结构。设置四条匝道与地面道路(瓯江南口大桥南接线工程)相连,匝道总长1587.6米,其中匝道桥长1115米,匝道路基长472.6米。

  目前,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中的高架桥已基本完工,路面建设已完成40%;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滨海大道北段)也已完成工程量的40%,预计明年7月两项工程都可完工。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打造的通衢大道,西连市区,东至机场,北往灵昆,南去瑞安,拉起城市大框架,作为 “温州城市东部组团”和“航空大都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刚性需要,能加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间联系,与南口大桥共同形成灵昆半岛与内陆的快速链接通道,对于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均意义重大。

  工程量大面广进度快

  创新管理科学安排施工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虽然只是在短短4公里的工程范围内展开,但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据不完全统计,混凝土46万方,钢筋8万多吨。中交一公局坦言:组织施工难度相当大。

  除此,施工方还面临着交通流量大对工程有影响,管网、管线复杂需大量迁移等难题。据介绍,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所处位置是龙湾国际机场和温州经济开发区出入的必经道路,据交警大队数据,瓯海大道高峰期单向交通流量约8万辆/天,滨海大道高峰期单向交通流量约6万辆/天,机场出入交通流量为2万辆/天。施工期间如何科学有序组织,减少交通拥堵就成了一个考验。

  中交一公局创新管理思路,在项目内部推行一个项目总部、两个分项目经理部的两级管理模式,即“集约、分权、楔入式”的项目创新管理模式,并获2015年度全国交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自2014年开工以来,目标明确化、管理集约化、责权清晰化、组织楔入化的运作方式发挥出巨大作用,有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周转材料周转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项目总工程师李俊雄介绍,使用该模式,既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又保证了主要领导抓大抓细,在总部的掌控下,形成有效的分部间良性竞争,确保各分部施工任务的完成,“可以说,‘一总二分’的管理模式使得职责界限分明、总分有控有纵,工程建设也得以突飞猛进。”

  积极创新全力攻克技术难关

  崛起温州首座三层立交高架

  除了在施工管理上创新方法,在施工工艺上中交一公局也积极探索。抱着建造地标性高架桥的初衷,中交一公局通过技术攻关,创新施工工法,完成了瓯海大道6米长悬臂带弧形装饰挂板的箱梁施工,外观优美、弧度光滑,这种异形混凝土造型在国内并不多见。据悉,后续将在悬臂下方安装射灯亮化照明,从而提升瓯海大道的整体形象。

  瓯海大道高架桥全幅桥宽达到41.1米,除了方量大组织施工有难度外,更重要是需要做好措施,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李俊雄介绍,在建设中他们每一联箱梁的施工都屡次斟酌方案,通过合理协调组织、择选适宜施工时段、优化混凝土配比、全过程保湿养护、开展QC课题研究等手段,来预防梁体裂缝的出现,从而保证桥梁质量。

  如今,行驶在瓯海大道上,你会发现新旧瓯海大道的交接处颜色不一样,这一段是水泥路面,而其余路段为沥青路面。李俊雄介绍,这一段其实是路基段并非高架桥,为避免5米的高填方造成的工后沉降的病害,目前该段处于预压期,待沉降稳定后将路基填料置换成轻质泡沫混凝土,该材料的重量仅为普通混凝土的四分之一,在温州这个沿海软土地域,这种行车预压和置换轻质材料的处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正式通车后“桥头跳车”的出现。每遇到一个问题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瓯海大道东延工程建设方就这样屡屡攻克难关,全力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其中的枢纽立交互通还是我市首座三层立交高架桥,远观之,墩柱林立,桥梁盘转,如巨龙盘旋,镇守在温州东大门,串联起机场枢纽大交通。


标签: 交通;枢纽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7143432751563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