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蔬菜淡水成最好宝贝 乐清小伙回忆“军营生活”
2016年08月01日 09:25:50 来源: 温州网 范晨

  浙江在线8月1日讯 那一年我18岁,高中刚毕业,出于锻炼自己的目的,在2005年12月报名参军。要知道,当时海军征兵的要求比陆军还严格,我记得乐清地区光是报名的就有几百个人,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入选的只有十几人,可谓真的是“百里挑一”。

  可别以为成功入选就算大功告成,要成为一名正式的海军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培训。我先是被派到了东莞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随后,又被送到安徽的海军学校学习了三个月。直到学习结束,我才被分配到了海军某支队的护卫驱逐舰上,开始了我一生难忘的“南海”生活。

  晕船呕吐成家常便饭

  蔬菜稀缺的日子,让我“谈肉色变”

  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刚成为新兵的那个阶段,我都能感受到晕船的气息。那时刚上船,我就被要求在舰上待足整整一个月。威武雄壮的军舰,刚登上就有感觉,但当我们的舰队开到南海西沙群岛一带时,一切就变得超乎想象。那里风浪特别大,突如其来的浪花扑来,军舰摇摆达30度,一开始我根本无法适应,晕船呕吐成了家常便饭。但看到别人都没有退缩,我也默默告诉自己:“别人能挺过来,我也能!”就是这种信念,让我咬牙挺过了那段“极度锻炼,极度痛苦”的时间。

  到了后来,我逐渐适应了驱逐舰上的生活。很多人好奇在舰上到底吃什么?其实海军的伙食很不错,但是由于时常一出海就是几个月,而蔬菜不易储存,所以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是“食肉族”。时间一久,我们都“谈肉色变”,而日常生活里常见的蔬菜则成了我们最向往的“白月光”。

  时间一久,很多人的肠胃唱起了反调,更没胃口了。为了让我们尽可能多吃一点,保证体力,我们的上级就想出了一招——举办“吃饭大赛”,大家在甲板上围坐成一圈,争先恐后往嘴里塞肉、面包、白米饭,看谁吃得多,很是壮观。

  一天一人只有两盆水

  求水心切的我们排班轮流接空调水

  对于我们“舰上人”来说,比蔬菜更为珍贵的还有淡水。尽管我们的饮用水能充足供应,但生活用水却被严格限定。每个战士一天只能领到两盆水,有时在海上执行任务久了,淡水紧缺,每个人甚至一天只能领到一盆水。而这一盆水还要用来洗脸、刷牙、擦身及其他。

  因而“求水心切”的我们甚至瞄上了舰里空调上滴出的“空调水”,有空的时候,我们就站在空调下面,端着个脸盆,眼巴巴的地等水滴下来。为了利用好每一滴水,我们还自发定了一张“空调水排班表”,每个人轮流接水。至于洗头洗澡,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奢侈。舰在海上一个月,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洗澡一个月。

  我在舰队上待了一年半,当时舰上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而除了我来自温州以外,还有几个同乡的战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都当上了勤务员。勤务员平日里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接听电话、接待领导以及书写文件。我觉得,之所以爱选温州兵当勤务员,看中的就是温州兵脑子灵,应变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好等特点。

  温州兵脑子灵光受欢迎

  南海的一年多生活让我至今难忘

  其实,温州兵不仅脑子灵光,也很讲义气,因此在舰上很受欢迎。在我们日常的武装训练里,5公里武装泅渡我总是比别人慢,同是温州的战友们知道我的这个情况后,在训练里就一人分别拉着我背包的一边,带着我一起跑,鼓励我。这些画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与感动。

  如今,我还是经常会和曾经一起舰上度过青春岁月的战友们聚在一起,而我们永远聊不完的就是当年那段在南海的时光。这段军旅生涯不仅教会了我无数做人的道理,而那时养成的一些好习惯我更是坚持到了现在,比如每天早起跑步、做事前检查工具等。

  2007年2月我正式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公职人员,但和别人不同,我始终关注着我国的军事动态。2011年7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关中国的航母报道后,激动得差点落泪,那种心情是作为曾经中国海军的一员,才能理解的。这也是在看到中国海军日益强大后,发自肺腑地为国家感到骄傲。

  现在有时,我还会做梦,梦到自己还是那个海军小伙子,在那片海,那艘舰上保家卫国……

标签: 军营;回忆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