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理财产品收益率接连上涨 年底要闹“资金荒”了吗?
2016年12月19日 10:23:31 来源: 温州网–温州商报 记者:黄泽敏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你发现没有,最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发飙”了,几乎每家银行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先是小银行发力,然后大银行也不淡定了,最后变成了银行的“集体行为”。

  背后的逻辑,刚开始有人认为是“年末翘尾效应”,但现在有人认为并非这么简单。“资金荒”的讨论,时隔多日之后,再次被提起。而出现资金荒的缘由,也是各有讲法。

  那些背后的东西,我们可以不去管它。对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这总是一件好事:自己存到银行里的钱,收益总是比前段时间好了不少了。

  理财收益率还在不断上涨

  上周,我们发过一篇报道,里面提到了不少银行近期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彼时一些银行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一些城商行或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为了“年底冲量”而推出的“应急举措”,估计时间不会持续太久。

  但目前来看,银行“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做法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上周开始,已经有银行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提高到比贷款的基准利率还要高一些,这周将更加明显,且不限于城商行或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

  随便举几个例子:

  平安银行新推的一款产品,期限分3个月与6个月,5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5%,20万元起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5%,100万元起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

  浦发银行的“浦爱1号公益理财”,购买起点为30万元,产品期限为85天,年化收益率为4.65%。

  光大银行的一款5万元起、期限179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4.6%。

  温州银行的行庆特别版理财产品,其中一款产品期限50天、50万元起的年化收益率为4.7%。

  中国银行的一款重点客户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期限从33天到109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

  建设银行的一款明星产品,期限45天,预期收益率为4.5%。

  以上银行为记者随机咨询得到的结果,包含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以及所谓的国有大行。从这些银行最近的这些理财产品可以看出,若没有一款产品的收益率超过4.5%,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而一个月前,银行理财产品能拿出4%以上的收益率,就算很不错了。

  如果这样的收益率你还不确定算不算高,那么请参考一下目前的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4.35%。也就是说,如果你从银行里用基准利率获得贷款,再直接买成银行的理财产品,你还可以赚个差价。当然,这只是为了说明理财产品收益率高,银行对贷款用途有相当严格的规定,贷款买理财产品实际上很难行得通。

  众说纷纭“闹钱荒”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似乎是突然“飙上去”的。记得本月初记者去某银行办理业务时,与该行的一位理财师说起另一家银行在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有4.5%左右时,这位理财师惊讶地说,这个银行是多么地缺钱啊!

  该理财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当时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4.5%的收益率当时绝对算“另类”,若不是银行“求钱若渴”,绝不会用这么高的成本去吸引资金。

  半个月的时间,几乎每个银行都变得“求钱若渴”,甚至不惜比用贷款利率还要高的成本去获得资金。

  那么,银行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市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高管告诉记者,背后的逻辑可能不仅仅是年底冲量那么简单。在贷款利率不高的情况下,银行其实对吸引更多的资金的意愿并不强烈,更不可能会以存贷利差倒挂这样的极端行为来吸引资金。

  “我们听说的消息是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建议银行拆出长期资金给非银机构。”该银行人士说,上周,受美国加息等因素影响,国内的国债期货出现了非理性的暴跌,非银机构融资困难,而近期商业银行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持续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期债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为维护国内债券市场的稳定,央行希望通过银行给非银机构“提供弹药”的行为,来保证非银机构的流动性要求。这样一来,银行就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来充裕自己的弹药库,所以,银行近期利用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做法,来补充“库存”也就可以理解了。

  15日,国内多个债券期货品种出现史上少见的跌停,业内一片哗然与惊愕。次日,国债期货翻红,收复了头一天的阵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跟央行的出手支援有关。

  “从这个角度说,市民近期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仅让自己多了一些收益,同时也确保了国债市场的稳定性。”上述银行人士说。

  当然,对于近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的原因,还有更多的解读。有银行人士认为,美国加息恐导致国内的一些资金外流,在央行没做出存款利率调整之前,银行希望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做法来减少国内资金的流出规模。

  “资金荒”真的会来吗?

  对于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的种种解读,我们不再展开叙述。我们关心的是,资金荒真的会来吗?因为资金的“荒”与“不荒”将决定理财收益率会不会持续上涨。

  我市一银行人士认为,讨论资金荒会不会出现,就必须关心货币的投放量。也就是所谓的货币收还是放的问题。这虽然是个大问题,但其实跟百姓的钱袋子有直接的关系。

  该银行人士说,总体来说,这几年国内的货币量属于“超发”的态势,所以其实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资金荒。但是货币超发的一个结果是汇率的贬值,但汇率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也不可能让其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所以一味地投放货币,压力也很大。但是如果收紧,国内很多企业的日子将很难过。这个矛盾现在越来越突出,这导致了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将变得更加谨慎:不能大收,也不能大放,所以就会出现有时候往回收一收,有时候适当放一放。

  未来,这样的做法将更常见。这样做对银行来说,就是有时候钱很宽松,有时候钱又变得很紧张。在钱宽松的时候,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就不会太高;在钱紧张的时候,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不会太低。

  而过去这两年,银行的钱基本上是属于宽松的,所以利率普遍较低。未来,银行的钱将时紧时松,那么未来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时高时低。

  上述银行人士因此做出判断:出现资金荒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企业不必太担忧融资成本会大幅提升,而买理财产品的市民也不要期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从此逆转大幅回升。不过,跌跌不休的日子也不太会出现了,在某个区间内波动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所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买理财产品的时点选择将会是一个大学问。”该银行人士说,这两年大家几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买理财产品时间上宜早不宜迟,期限上宜长不宜短,但未来要对这个“共识”做适当的修正,即有可能买得早不如买得巧。就比如这段时间的情况:半个月前买理财产品,肯定不如现在买划算,又或者半个月之后买,也不如现在买划算。

标签: 理财产品;收益率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