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袁华明)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曾一路下行,连破5%、4%两道关口,目前大多维持在3%至4%的区间。
但最近,记者发现,有部分银行出现了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理财产品。
高收益产品又重现
银率网的数据显示,近期杭州地区年化收益率高于5%的产品中既有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背景银行推出的产品,也有交通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既有两年期的产品,也有投资期仅一个月的。如某外资银行一款两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竟高达12.5%,且为低风险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而交通银行推出的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投资期为33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投资期为90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但不保本且浮动收益。
此外还有不少介于4.5%至5%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刚刚于6月21日截止的一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投资期限为183天;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推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0天。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做好资金的预算和分配,在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年中时段投资,是个非常好的锁定较高收益窗口期。业内人士也提醒,要看清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农行资深理财分析师任琛说:“去掉前面的募集期和后面的资金清算期,挤掉水分后,该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才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为啥还能有高收益
资产收益连连下滑的趋势下,为啥有些银行还能推出超过5%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呢?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些银行主要是外资银行和中小规模的城商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门槛较高,而他们自己的投资盈利能力也很强,对全球市场的把握更加精准。
另一批推出高收益产品的则是中小规模的城商行和部分农商行。和大银行相比,他们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除了“价格战”以及深入社区的优势之外,很难与大银行相抗衡。而“价格战”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高收益产品。
省内一家城商行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中小规模的银行机构,存贷利差要比大银行小得多,投资方面的综合水平又很难高出大银行,所以投资盈利方面的压力就变得很大了。“存款利息比人家高,贷款利息比人家低,推个理财产品也得收益比人家高,否则没什么竞争力,最后经营压力自然也就非常高。”这位业务经理说,这是他们银行整体的困扰,也是像他们一样中小规模银行的困扰。
高收益率的背后也是银行竞争的白热化,自叹“已经不再高贵”的银行业面临的是新的竞争,这其中投资盈利能力和不良贷款风险控制能力已成为高收益理财产品保本高息的重要保证。
供需关系决定走势
离6月30日的半年节点越来越近,这个时候也是市场的敏感期。今年的这个年中节点可谓“多事之秋”,5月初市场一度预期美联储将加息而之后美联储又作出不加息决定、英国脱欧公投搅动全球市场,在金融市场交织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全球市场的因素也对人民币产生影响,不仅体现在汇率上,也影响到了利率市场。
之所以出现部分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重新回到5%以上,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传统原因,即年中节点。理财分析师任琛告诉记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重回5%以上,这主要还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历年来,6月份都是年中稳存揽储的关键时期,在各大商业银行年中的激烈竞争中,理财产品收益小幅提高的情况较为普遍地存在。”
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国内金融大环境的影响。浮山越水智库机构负责人杭紫认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权威人士也表态称中国经济进入L型增长,高收益投资产品供给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央行调整准备金率考核办法,也让银行不必为了某个节点的考核而揽储。当然,投资者信心也非常重要,这将影响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销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