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4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裘一佼)今天,当G20杭州峰会大幕开启,一项重要议程摆在世界面前——第一次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
这份被视作造福人类和地球的行动清单,17项目标中至少有4项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相关。
今天,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一个绿色发展的案例摆在世界面前——处在中国最耀眼经济板块的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科学的论断,更是坚持十余年的生动实践。
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人类正与时间赛跑。世界,中国,认识在加深,行动在深化。
今年4月,175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使命;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不仅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也为民众带来福祉。
今年5月,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这是对中国环保理念和政策的认同。
世界需要中国经验。浙江的“两山”故事,浓缩着对“发展”和“保护”这对矛盾的思索,呈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通向的是天蓝地绿水清、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宝贵的觉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里约奥运会的圣火虽已熄灭,但开幕式的“地球五分钟”宛然在目——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警钟已经敲响,巴西小男孩走在钢铁森林之中,不见绿色,迷失方向。这便是人类的缩影,迷茫之中未来将走向何方?
奥运会上的绿色之问,也是现实的警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近50%,世界森林面积减少129万平方公里,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口中,23%归因于环境因素。
在人类共同的难题面前,没有地方是一座孤岛。浙江天目山余脉的余岭脚下,曾是环境危机的一个缩影。安吉一个名叫余村的小山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听到的是开矿的炮声和机器的轰鸣——村民们为了致富,挖掘山上优质的石灰岩,办起水泥厂。家乡,却因此变得溪流浑浊、烟尘漫天。
余村人的两难境地,也曾是整个浙江的苦恼——占全国1%的土地,却承载了全国4%的人口,产出全国6%的GDP,高增长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这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如何处理好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浙江在思考。绿色的转型,出现在2002年。那年6月,浙江提出建设“绿色浙江”;2003年1月,浙江成为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浙江的决策者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为百姓提供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洁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同样十分重要。
世界也在思考。那一年,欧洲异常暴雨引发世纪大洪水,多国受灾严重;南亚雨季降水频繁,引发严重洪涝灾害;美国南部受到罕见大雪袭击……现代化的征途中,人类为何命运多舛?
绿色的转折,同样出现在2002年。那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被称为“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三座里程碑”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整整进行了十天,一个共识终于达成——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全球同此凉热。浙江对绿色的渴望和全球对保护生态的高度认同交织在一起,一个构建浙江未来发展的决定由此开篇——2003年,浙江把创建生态省、建设绿色浙江上升为发展战略,成为“八八战略”——浙江面向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八项举措之一。
200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停矿山、生态修复、面貌一新的安吉余村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绿色发展理念从此在浙江大地深入人心。决策,迅速传导到浙江每个县、每个村。余村依靠绿水青山迈上致富路。安吉,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茫茫大竹海,不仅吸引导演李安前来拍摄《卧虎藏龙》,也带来了一拨拨大城市的游客。
宝贵的觉醒,让浙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创新的增长
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
浙江,山河湖海皆备,丘陵、平原和盆地相间,一个令人向往的江南之地。
不过,“增长的极限”拷问着这片土地。2004年,浙江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同年发布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显示,2003年浙江每创造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
高昂的代价背后,是增长的极限,也揭示了浙江甚至是中国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我们不能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独辟蹊径,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丽水市大港头村,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瓯江上游的最大港埠,自南宋起竹木材转运、交易千年不息。那里有个著名的景点古堰画乡,不仅有建于1500年前的通济堰,更有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很多人前来写生,油画产业应运而生。但是,违法搭建的木制品企业和加工点也盘踞在此,虽然年产值曾达三四亿元,拉动了GDP增长,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让当地人怨言不少。
对当时人均GDP还不到浙江平均水平三分之二的山区丽水来说,大港头企业产生的效益相当可观。是继续发展传统工业,还是重回古堰画乡的浪漫?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理念之变,就此铺开一条新路。大港头村狠下决心发展文化产业,尽快让违法搭建的木制品加工企业退出。同期,浙江推开了至今依然在实行的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循环经济,打造“生态产业链”;二是“811”全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范围包括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11个设区市,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
如今的大港头村,已不见“野蛮生长”的小工厂,一批总投资达19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建设;它所在的丽水市,浙江从2013年起不再考核其GDP和工业总产值,转而考核空气质量和区域断面水质达标率等生态指标。到2015年,丽水生态环境质量连续12年全省第一,而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
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浙江更进一步——2015年,对摘掉“欠发达”帽子的26个县,松绑GDP考核,环境质量、生态效益成为重要考核指标。目前,这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
发生在浙江的故事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创新增长方式,让浙江找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奋起的飞跃
腾笼换鸟推动转型升级
浦阳江,浙江中部的一条河流。很多人不知道,中国80%的水晶,产自这条河畔的浦江县。但更多的人,记住的是浦江的脏水。当地八成村庄有水晶加工小作坊、九成河道受到污染,浦阳江的浦江段,曾是浙江水质最差的河流之一。
浦江不是个例。浙江有50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5个行业。它们造就了区域经济的辉煌,却遭遇成长的烦恼:作坊式企业多、产业低端、技术落后,其中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风靡世界的环保著作《只有一个地球》道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在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中,没有比“贫穷污染”更为严重的。只有发展,才是走出生态困境的治本之策。
发展,也是浙江的唯一路径。十多年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的浙江,要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环境问题。
2013年6月26日,在浙江生态日前夕,在浦阳江畔打响了浙江全面治水的第一枪。浦江境内,对企业偷排直排采取高压态势,取缔无牌无照经营,拆除违法加工点;同时,新建水晶集聚区,沿岸村庄开始尝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
今年8月,一条消息让浙江人振奋——浦江县全面消除Ⅲ类水以下支流,所有支流均达到“可游泳”标准。令人惊讶的是,2015年,全县水晶加工主体虽减少了90%,但水晶产业产值增长24%。
以环境治理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在浙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腾笼换鸟”,即淘汰过剩产能和高能耗产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家用地200亩的纺织企业因此“出局”了。因为其一年亩均税收仅1.5万元,当地在原厂房内引进一家电机公司,新项目投产后亩均税收超400万元。当地人称之为“以亩产论英雄”,根据“亩产”成绩单,不同企业将获得在用地、用水、用电、银行信贷等方面的不同支持,不用政府催促,企业就会想方设法转型升级。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用经济杠杆对生态资源进行配置,是浙江的创造。除了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相关规定,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等。最近两年,浙江累计关停、搬迁或整治提升企业3万多家。
转型中的浙江,最新瞄准的是“七大产业”——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银山。2016年上半年,浙江GDP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其中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2.6%。
浙江人由此深知,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通过奋起的飞跃,绿色发展正在主导浙江经济版图。
不变的初心
绿色发展造就美好生活
今年5月,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第四次来到浙江,他要拍一部《绿色发展》的纪录片。
在开化县龙门村,他对着镜头说:“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环境不断变好,村民开始经营民宿和餐饮。村民告诉我,这叫‘农家乐’。”
变化源自2003年6月,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选择1万个左右的建制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建制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在农村环境大改观后,浙江在2010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成为城里人度假休闲的热门之地,不仅繁衍出“美丽经济”,也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城市同样在蜕变。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墅区,曾聚集杭钢、杭锅、半山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杭州近七成废气排放和扬尘污染来自于此。在过去十年里,拱墅区内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关停转迁,废弃的旧厂房经重新设计成为动漫、影视产业的“孵化地”;水环境的整治,也让大运河重展新颜。居民赞叹:“熟悉的地方,新鲜的风景。”
乡村,城市,是绿色发展的实践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是否提升,是各级政府关切的问题——人的发展,始终是浙江绿色发展的初心,也是核心。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中国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一个原则贯穿其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绿色惠民,一路伴随浙江的重大抉择。从2010年“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到2012年的“美丽浙江”,到2013年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赋予山水自然禀赋不同的11个市以全新的绿色发展定位。面对“十三五”,浙江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城乡环境整治使越来越多的人圆住房梦、创业梦、城市梦,通过水环境整治使越来越多的河水重泛清波、能够游泳……
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2140:一部22世纪的历史和幸存者日记》中预测:“2070年—2090年,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引领世界。”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领军人物小约翰·柯布也多次谈到,中国拥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好机会。
他们的预言,来自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绿色发展高度契合百姓的关切——对生态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这颗不变的初心,浙江的绿色之路前景广阔。
在余村村口,人们树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不仅被5500万浙江人铭记于心、躬践于行,更激励着人们照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