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两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浙江的绿色省情,决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浙江的绿色实践,作出了宝贵的绿色贡献;浙江的绿色规划,描绘了未来的绿色蓝图。浙江发展,与绿色同行,与自然共赢。
近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会议之所以选择湖州,与其作为“两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不无关系;之所以选择浙江,与浙江长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取得绿色发展突出成绩不无关系。改革开放近40年来,浙江经济在全国风景独好、一枝独秀,并结合省情率先提出了一系列绿色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全国较早实施绿色发展的省份。“十三五”时期,浙江将从1.0版的快速工业化发展,加快转变成为2.0版的绿色发展。
绿色省情
决定绿色道路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区面积占71%、平原面积占23%、河流和湖泊面积占6%,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的绿色资源。一是“树密山多”,森林覆盖率为60.91%,居全国第三;二是“水宽海阔”,湿地面积比重约占1/10,尤其是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度占全国的20.3%,有港口58个,年吞吐量2.5亿吨;三是地域资源小省与经济强省的矛盾,有限的地域资源、丰沛的山水资产,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张力,决定了浙江必须走“边保护边发展、先保护后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实践
贡献绿色智慧
长期以来,浙江不断创新绿色理念,不断探索绿色实践,收获了绿色理论和绿色方案。
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从浙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称为“五化”;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标志着“两山”重要思想为联合国所首肯和采纳,成为全球发展新理念。
另一方面,浙江从绿色理念,转向绿色行动,收获绿色果实。浙江在10余年绿色实践中,始终把“美丽浙江”“绿色浙江”作为最大本钱,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2005年,浙江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2010年,浙江又最早开展省级层面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2013年来,浙江再次创造性地推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进一步强化绿色导向,倒逼绿色改革。当然,所谓绿色发展,不光要保护绿色,同时也要谋求发展。目前浙江绿色经济效应初显:如衢州、丽水等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已将巨大的生态优势转变成为后发优势;再如乡村旅游,浙江累计培育乡村旅游点3246个,农家乐1.45万户,从业人员13.8万人,2015年直接营业收入达185.4亿元,山水田园等绿色恒产转变为农民“真金白银”的财产性收入。
绿色规划
描绘绿色蓝图
纵观历史,“十三五”规划是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绿色发展成为规划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目标之一。横览各国,“十三五”规划亦可视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创新,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绿色投资。
聚焦浙江,《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出台了《浙江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及关于国土资源、基础测绘、低碳、循环经济、林业、水利、新能源汽车产业、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节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等一系列省级“十三五”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指标体系全、要求水平高的省级绿色规划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三五”规划》,不仅突出了海洋经济区要在建设中“保护”,并且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相契合,也与刚刚通过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不谋而合。浙江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还将引领蓝色经济发展。
小康全面不全面,发展绿不绿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再次为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定调。浙江作为绿色发展理念优先级高、定位高、目标高的典范之省,同时也是绿色发展实践的“先行者”“领跑者”,要继续对接国家绿色战略,发挥绿色规划优势,创新绿色财政体制,走上更绿、更稳、更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开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绿色标本”和“全国范本”,即引领绿色发展的2.0版本。
日前,中办、国办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标志着浙江绿色制度创新再一次引领时代,惠及全国。让“西湖蓝”更蓝,让之江水更清。浙江发展,与绿色同行,与自然共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王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