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杭州博物馆将重磅推出“百万收藏:一座博物馆收藏一座城”特展,展现杭州城市变迁,唤起集体记忆。在这场特展中,将梳理出代表杭州75年(1949年~2024年)城市记忆的“10个场景”,用各个“见证物”来进行展示。
一个多月前,杭州博物馆联合潮新闻·钱江晚报向全体杭州人发出征集令,寻找特展中10个意向场景的“见证物”。
征集期间,杭州市民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截至目前,杭州博物馆藏品部共收到40多条有效的捐赠信息,光是关于“浙江麻纺织厂”的内容,就有10多位老员工提供了捐赠物品,数量达百余件。
96岁的庞奶奶,当年是《浙麻志》主编之一
96岁的庞秀麟就是浙江麻纺织厂捐赠者的代表之一,她捐赠的《浙麻志》(1949-1985年)含金量很高。杭州博物馆藏品部的工作人员方良朱说,他们从2021年开始做“百万收藏”藏品征集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是第一次收到《浙麻志》原件完整版本的市民捐赠。
庞奶奶(左)捐赠的“八少女”合照
“本来庞奶奶打电话来,只是想捐一张和武林广场八少女喷泉的合照,考虑到她年纪太大,我们就上门去拜访,交流过程中发现,原来她就是《浙麻志》(1949-1985年)的主要编写人员之一。”方良朱说,根据庞奶奶回忆,她老家在绍兴,曾经上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顺利考进浙江麻纺织厂,一呆就是30多年,直至退休,在厂里干过很多岗位。这本《浙麻志》是1985年她退休后,和另外一位退休同事一起主编的,从收集资料、编写到成书,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1986年正在编写材料的庞奶奶
翻阅这本《浙麻志》,浙麻成立后35年的历史脉络就非常清晰——
1949年9月,杭州成立麻纺织厂(后改为浙江麻纺厂)筹备委员会,于12月动工兴建。到1953年底,全厂职工4526人,工业总产值4266万元,麻袋产量2359万条,麻布23万条,麻纱线281吨,麻袋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成为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家最大的麻纺织国营工厂。
庞奶奶捐赠的《浙麻志》
另外,浙江麻纺织厂60多岁的老员工黄建平联系了俞保卫、钟建平等10多位老员工,捐来不少厂里的生产资料,比如当时的天平、量具、设备图以及个人证件、奖状等,总数达百余件,光黄建平一人就捐赠了25套49件物品,他还特地整理了一批“浙麻”的老照片,讲述当年的故事。
“浙麻”生产的黄麻纱线 黄建平捐赠
“浙麻”建厂时选址在运河边,远远就能见到拱宸桥(摄于1950年)黄建平整理
“浙麻”第三期扩建刚建成的北厂房(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建平整理
1950年代杭州地区的络麻种植和收获场景(剥络麻) 黄建平整理
“浙麻”北厂房织布车间(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黄建平整理
“浙麻”南纺车间西厂房细纱机(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黄建平整理
方良朱还提到一个小插曲:“很巧的是,我们在征集过程中和这些老员工提起庞奶奶,大家都说认识她,可见她真的是厂里的元老级人物了。”
按照目前的策展计划,这些捐赠的物品,可能部分会在“百万收藏”特展展示杭州大厂的场景中出现。
征集仍在继续
杭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个多月时间,通过潮新闻·钱江晚报的征集,市民有意向捐赠的藏品主要集中为以下三类:
一、杭州标志性地点和标志性事件照片,如1960至2000年虎跑合影照片,1980年代武林广场八少女雕像合影照片,G20峰会相关照片等;
二、杭州各厂分发给职工的搪瓷制品,这些大厂包括浙江麻纺织厂、杭州化纤厂、杭州啤酒厂、杭州制氧机厂、杭州半山钢铁厂等;
三、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杭州市民使用的家电产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杭产第一批木框彩色电视机,以及带解百发票的乘风电扇等。
以上三类藏品均集中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民生产生活面貌的情况和变化,藏品紧贴市民生活,代表了杭州人民的共同记忆。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市民办理了捐赠暂存,接下来馆方将加紧安排市民来馆捐赠,并充分考虑部分年迈的市民出行不便及个别捐赠品体积过大的具体情况,或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征集。
西湖牌热水壶 余涛捐赠
杭州民生药厂搪瓷盆(1991年) 余涛捐赠
“百万收藏”是杭州博物馆在2021年推出的藏品征集计划,以“大杭州”为视野,征集、收藏与展示反映近现代杭州城市建设变迁、工业文化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等相关的时代物证,为杭州的明天收藏今天。4月29日即将推出的“百万收藏”特展就是一次成果展示,预计很多市民捐赠的物品都会在展览中出现。
杭州博物馆有关反映“杭州近现代历史”的物品征集还在继续进行,杭州市民如果想捐赠物品或提供信息线索,欢迎拨打0571-87829492(工作日8:45-11:45,13:45-16:45)进行联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