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当英国伦敦环球剧场上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东方庙会戏台上正演唱着汤显祖的《牡丹亭》。两人一生素未谋面,但巧合的是,这两位处于“平行空间”的戏剧巨星都在1616年“陨落”。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到:“明年是他们(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次年,两国隆重举办纪念两位世界文学巨匠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东方汤公和西方莎翁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牵手”。
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群众缅怀场面
4月13日至30日,第九届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正在举行。本届汤显祖文化节将借助国家和省级文化交流平台,让汤莎的手牵得更紧。那么,汤显祖为何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我们又应如何擦亮汤显祖文化品牌,让“国粹”变“国潮”?
一
如果让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中外剧作家一起见个面,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想必会“相见恨晚”。
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他年少命运多舛,因喜欢戏曲,在长达22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传世之作,最终名利双收,成为“受命运眷顾之人”。
同一时期,大他14岁的汤显祖,虽文章名世,却由于不肯逢迎拍马屡试不中。34岁考中进士后,又因《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被谪广东徐闻;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后,因为压制豪强、触怒权贵不得不弃官归里……空有满腔“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却屡屡碰壁。
两人的人生况味虽迥然各异,却不约而同地选择用戏剧反映对现实的思索,成为所处时代的思考者和梦想者,为各自的民族树立了一座文化丰碑。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塑造了“向死而生”的少女朱丽叶,她冲破家族桎梏、礼教束缚,和心爱的罗密欧双双殉情,奔向自由;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至情”的官家小姐杜丽娘在梦中爱上穷书生柳梦梅,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三年后柳梦梅掘坟开棺,杜丽娘死而复生,二人终成眷属。“爱”这一人类的永恒主题,将万里之遥的两部作品紧紧连在一起。
400多年来,泰晤士河几换新颜,《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愈演愈浓,经久不衰;古邑戏台屡迁屡建,《牡丹亭》却常演常新,盛况不减。两位剧作大师在心灵深处呼唤着深情的爱,完成了文学作品跨时空的“对话”。
“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1930年,日本戏曲史家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4月13日晚,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的上本在遂昌县汤显祖大剧院上演
二
浙江丽水遂昌,汤显祖曾在此任知县5年,任内施政惠民。斯特拉福德,哺育莎士比亚的英国古镇,闻名于世的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坐落于此。
莎翁和汤公的跨越时空“牵手”,让两座城市因此结缘。而牵手的“信物”,是相通的文化精神和尊重包容彼此文化差异的胸襟。
2012年4月,遂昌送戏到英国,全本昆曲《牡丹亭》首次完整“绽放”莎士比亚故里,并在斯特拉福德和考文垂市连演四场。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斯特拉福德,舞台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在花园里上演,莎剧人物寇流兰和汤翁剧女主杜丽娘首度“相遇”;在浙西南山城,“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汤公读者为莎翁文化鼓掌吆喝,莎翁粉丝为昆曲驻足凝神。
纪念之余,我们也不由地思考,同为时代的文化巨擘,为何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却极少有人将莎士比亚称为“西方的汤显祖”?
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历史原因。17世纪初,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英语的影响力扩大到全世界,带动莎翁作品风行全球。而此时的中国正闭关锁国,改革开放之前,汤公作品一度从舞台上消失,更不用说“走出去”了。
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我们在文化传播中的不足。传播方式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0世纪以来,莎士比亚戏剧通过各种形式改编、演绎,世界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曾于1996年在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罗密欧。相比之下,汤显祖的作品表演以昆曲为代表,形式单一。
因此,两人的“牵手”可以说为弘扬汤显祖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在文化的交融中,我们也得以寻找让汤公走向世界的方式。
三
做好文化的传承、弘扬和转化,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品牌化至关重要。
《习近平在浙江》记载,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遂昌调研,他在调研中要求县里领导“注意挖掘和弘扬汤显祖文化”。
县里很快出台了为期十年的《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自2006年以来,遂昌已举办了八届汤显祖文化节,也是对汤显祖文化进行品牌化打造的一次探索。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打响汤显祖文化品牌,既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做底子,也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现代文明的共鸣点。
世界非遗“班春劝农”典礼
首先,找到融入现实的契合点。汤显祖文化不是单纯的歌颂爱情、欣赏戏曲,他所倡导的“山清水清、民清吏清、劝学劝农”等执政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样符合遂昌当下的价值追求。因此,汤显祖文化不应是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而能在今天找到更多“打开方式”。比如青春版《牡丹亭》曾让昆曲观众的年纪普降了30岁,汤公园、汤公酒、牡丹亭路、汤公大道等成为人们眼前的风景,让“汤公”文化鲜活起来。
其次,主动更多地与世界对话。“汤莎牵手”让西方从文学艺术中看到中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几年,遂昌多次送戏到英国,“择其门而入”,除了带上全本昆曲《牡丹亭》,还以舞台剧、说唱等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破圈”传播。每一次“你用英文单词描述爱情,我用中国水墨描绘东方浪漫”的深度对话,都是汤显祖文化品牌的一次擦亮。未来,如何让汤显祖文化传播到世界更多地方,还需要持续付出努力。
最后,品牌的内涵永远值得深挖。文化品牌贵在“滴水穿石”,就怕“做一个丢一个、做一阵歇一阵”。在过去的八届汤显祖文化节中,遂昌坚持把汤公文化搬上世界文化餐桌,编创的“昆曲茶艺”多次赴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表演,并与莎士比亚故乡建立互访机制,开展学术交流。眼下正在举办的第九届汤显祖文化节,围绕“一曲《牡丹亭》 满城汤公情”这一主题,将开展包括“班春劝农”典礼、戏曲大师进校园在内的9项主要活动,继续深挖汤显祖文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相通,文相通才能情相连。打动人心的文化和艺术,也许正是汤公莎翁“联通中外”舞台的奥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