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三万步,48小时不睡觉,整趟旅程就花几百块,第二天还能准时赶上“早八”。这个春天,“特种兵式旅游”在网络上很是火爆。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独特的旅行经验,分享心情、分享快乐。“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挑战24小时吃遍沈阳”......随之又掀起了一波出游热潮。
不禁要问,“特种兵式旅游”为何悄然走红?走红的背后,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一
“特种兵式旅游”,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这场高度浓缩的旅行中,年轻人选择在周五晚上或周六清晨启程,行程排得比课表满,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最多的景点,周日再连夜坐车回来上班上学,日行数万步而不觉疲惫。
旅行不再是大家追寻的诗意慢生活,反而更像是一场对身体发起的极限挑战,就像特种兵拉练一样。
有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刚开年,就有超过七成的年轻人把出门旅游提上日程。“假期越短,玩得越狠”,他们今年计划平均出游3.7次,出游17天。
“特种兵式旅游”,玩的是“一股冲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空闲时一拍脑袋,“要不周末去外面转转吧!”下一秒,就打开了购票软件。
他们有时候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目的地是哪。有网友便是在高铁站等待返程时,心血来潮跳上了另一趟列车,补票后才发现目的地是泰安,于是坦然迎接了这份“惊喜”,夜爬泰山看日出,转场淄博撸一顿小烧烤。
“特种兵式旅游”,主打一个“浓缩就是精华”。年轻人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是热门城市的热门景点,比如武汉、长沙、重庆、南京、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杭州等老牌旅游城市。这些城市景点密集,更方便把行程安排精确到分钟。
有网友就把几个网红城市“串”了个遍,在一个周末逛了上海外滩,看了天安门升国旗,又“闪现”在了长沙的橘子洲头。
“特种兵式旅游”,追求一种“高性价比”。他们大多没有专门旅行经费,钱是从父母给的生活费或者不多的工资中省出来的。大家开启了省钱模式,从性价比上下功夫,能在火车上打发一晚的,不会花费住酒店的钱,麦当劳、海底捞等也能勉强凑合。
二
有人说,“特种兵式旅游”,本质上是特定阶段、特定人群的一种旅游新方式、新表达。那么,旅游这件寻常事,为何会在当代年轻人的脚步下玩出新风潮?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四点。
其一,文旅复苏背景下,“出去看世界”的情绪得到释放。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都想着出去走走。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创五年来最高。这种情绪的释放,在年轻群体中更甚。过去三年,因为疫情,许多年轻人几乎没有长途旅行的机会。“憋坏了”的他们选择义无反顾地奔赴“诗和远方”。
大家热烈地用青春拥抱世界,通过拍摄短视频和vlog,带火了不少城市和景点。比如泰山的一条狭长山路上挤满了人,仿佛比地铁早高峰还要拥挤。在这座堪称中国最难爬的山上,他们晒出自己爬山的经历,喊出“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的激情口号。
其二,“没钱没闲”的年轻人,有着创造性极强的智慧。
“闲”和“钱”都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赶场旅行或许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但已然是很多年轻人的“次优”选项。社交平台上有许多大学生做的旅游攻略,像“两日游遍XXX”等,看似折腾却安排得有条不紊,时间之紧凑、花钱之节俭,都让人感叹年轻人的创造力。
其三,年轻人对探索未知世界有着更强的内驱力。
“再不疯狂就老了”,没有一个年龄段比二三十岁的年纪更适合去感知丰富的世界,尝试新奇的体验。最早的“特种兵”,或许是“浙江宣传”此前写到的明朝徐霞客。他第一次出远门游玩,就是在22岁。他在《浙游日记》中写道:“上午发舟。七十里,晚至昆山。又十余里,出内村,下青洋江,绝江而渡,泊于江东之小桥渡侧。”30多年时间,他跑遍中国,也成就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
其四,地域通达性的提高,为大家最大可能节省了时间成本。
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工作任务,年轻人的余暇时间实在有限,但日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又使得旅行的可达空间扩大、时间距离缩短,为短期异地旅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于是,景点相对密集,火车、高铁和市内公共交通便利的城市,就成了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不管时间多紧、路途多远,在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通过“特种兵式旅游”去调整状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为青春留下更多记忆。
三
对于“特种兵式旅游”,网上不乏争议。羡慕的人说“年轻真好!”“这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啊。”也有人质疑,“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能得到什么?”“是不是跟风?”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还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安全怎么保障?网吧、浴场、景区宾馆大堂等场所鱼龙混杂、人员密集,大学生们尤其是女性大学生选择在这些地方打地铺过夜,人身安全是否无虞?
再比如,工作或学习如何平衡?由于缺乏休息,不少“特种兵”都在赶场后,留下了腿疼“一瘸一拐”、精力不支“头晕犯困”的“后遗症”。可见,想要在旅游与工作或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还是有一定难度。
争议的背后,不妨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这种旅游新形态,通过更多理解和正向引导,把握好这一波“流量密码”,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对个体而言,每一个年轻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提前规划,熟人搭伙,保持警惕,一旦遇到问题及时和家人或学校取得联系。奔赴山海浪漫,也要做好准备。
对社会来说,不妨给予年轻人多一些人文关怀,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更从容地感知世界。比如,高校可以尝试设置一些适合青年学生的研学路线,或者放个春假,让学生们去探索、去体验。
从城市角度而言,不妨多考虑如何圈粉年轻态流量。当前,各地已经推出不少个性化旅游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经济实惠的民宿和旅社、在热门景区周边设置公共休息区,或设计出适合年轻人打卡的游玩产品等。即便是浮光掠影式旅行,年轻人从中感知到的,是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目光所及之处,关乎城市的“面子”与“里子”。
年轻人喜欢去什么样的城市工作、生活,也许这颗种子早在某次旅行中便种下了。拥抱“特种兵”,不正是迎接城市未来的有生力量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