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地开辟这广袤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地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
1938年,抗日战争的硝烟笼罩着华夏大地。时局动荡之际,杭州青年施昕更发出了这一振聋发聩的提问。施昕更,正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者。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一个民族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长久以来,中国人对文明传承发展的思考从未停止。
跨越80余年,拂去岁月尘土,我们再次通过“施昕更之问”,来感受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
施昕更和《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
一
1936年11月3日,下午2点,秋日午后的阳光洒在杭州良渚的阡陌田野上。在野外奔波考察了数天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走到了一片干涸的池塘边。在一个裸露的池底,他发现了两片“黑色有光的陶片”。
此后,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的施昕更得出了结论:自己在无意间发现的陶片,来自遥远的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不会知道,正是这不起眼的陶片,向世界亮出了一把丈量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标尺。
在博物馆的支持下,当年12月初,由施昕更主持,在良渚棋盘坟遗址,也就是他捡到陶片的地方,进行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
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施昕更等人在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等地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出土完整陶器10余件、碎片500余件,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
“我对于这遗址的研究,更加迫切,乃不揣谫陋,毅然负责做三次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得到意外的收获,在江南考古工作上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吧!”对于这一重要发现,施昕更欣喜若狂。
然而就在此时,杭州在日军的战火中沦陷了。沦陷之日,施昕更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逃离杭州。研究中断,生计困难,生活动荡……颠沛流离中,这位文弱书生投笔从戎,站在了抗日宣传的一线。但战火之间,他却始终紧紧捧着一卷书稿,从未放弃将良渚考古报告公之于众的信念。于他而言,那比生命还珍贵。
直到1938年秋,在友人襄助下,《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问世。正是在报告卷首语上,他提出了前文所述的“施昕更之问”。
这是良渚文明第一次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同时,正因留下了这本薄薄的报告,我们得以窥探数十年前这位青年的所思所想,得以思索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此时的施昕更,从考古中看到了祖先“彪炳千秋的文化”;报告的字里行间中,都倾注着他对家乡的眷恋、对浙江的热忱、对国家的热爱。
不幸的是,报告出版后的第二年,1939年5月29日,尚未到而立之年的施昕更积劳成疾,最终因医药短缺在温州瑞安去世。年轻的他为后世考古钻开了最重要的小洞,此后数十年,传承弘扬良渚文化的薪火愈烧愈旺。
施昕更(左)在良渚遗址现场
二
如今,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门外,高达20米的雕塑《良月流晖》屹然挺立,其顶端跳跃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可在新世纪之初,良渚遗址却是另一番景象。《习近平浙江足迹》对当时的良渚遗址作了这样的描述:“山石裸露,满目苍夷,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会议室里,这番掷地有声的话,重锤般敲在每个与会者的心里。
此后,严重影响良渚遗址保护的石矿场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对遗址更精准的保护、发掘和研究,良渚遗址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开启。良渚从“炮声”中回归宁静,青山从此还绿。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从施昕更发现黑陶到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80多年来,一代代考古学家接过良渚考古发掘的接力棒,良渚这片“美丽的小洲”已然成为世人认识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
与此同时,对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解法。
比如,解一道规划题。为保护良渚古城外围水坝遗址不被破坏,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杭州绕城西复线杭绍段工程的线路在多次修改施工方案后,决定绕行6公里。
比如,解一道制图题。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的《总规》修编工作启动,根据最新的考古重大发现,有关部门将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控制区进行整合、优化、调整,为后申遗时代的遗址保护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保障。
比如,解一道创新题。如何让古老的历史成为当代的叙事?面对土遗址“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的展示难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用雕塑小品、木构件复原、草裹泥营建等良渚符号还原考古遗存、打造沉浸式体验;同时引入AR智慧导览系统,在技术加持下,访客可以与先民一同走在路上,体验良渚古国的生活……
随着一道道题目被解答,访客与良渚的距离也在一点点拉近,“施昕更之问”中的“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良渚文明,正在被世界看见:全球各地的访客在这里尽享“良渚文化之旅”,在“活着的古城”中触摸中华五千年历史,良渚文明也在传播中培育着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考古,是在一锹一铲中追寻文明来源的答案。一点一点深入与挖掘,让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被发现、被感知,但这远远不是终点。今天,我们再提“施昕更之问”,意义更非同一般。
“施昕更之问”,是一位有志青年的爱国之问。前期挖掘出来的黑陶,已经让他窥见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文明遗迹;生逢国家动荡之际,对古老文明的发掘更促使他进一步思索民族文化延续的问题。
然而,战乱让他永远失去了进一步研究的机会,民族的危难与考古的中断让他深感忧虑和可惜。于是,他发此沉重一问,问题之中,饱含着那一代爱国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施昕更之问”,也是一个事关传承发展的时代之问。文化传承是代际之间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在任何一个时代“掉棒”,就可能永远无法找回。
施昕更28年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从没停止过对历史的思考与探寻。进入新时代,在更完备的考古条件下,如何保护、研究、传播、发展历史遗迹,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思索与追寻。
这一问,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未来之问。如何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如何让文化遗产“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是对“施昕更之问”更深层次的要求与阐述。
浙江大地上,散落着数千年的文明火种,良渚古城遗址、姑蔑国遗址、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每一件考古文物和每一处文化遗址的背后,是先人的爱与忧、创造与生活、磨练与成长。在跨越时空的信息连接里,我们探寻中华文明的来源,寻找生命“从哪里来,将来到哪里去”的答案,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涵养精神内核、紧贴时代脉搏。
追溯过去,是为了延续历史、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这也是今天重提“施昕更之问”的意义所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