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主题展办出新意的“三字诀”

字体:
—2023—
06/25
09:39:17
2023-06-25 09:39:17 来源:浙江宣传

  如今,看展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一场好的展览,可以让观众在方寸之间体验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世界。

  不过,对办展人来说,翻百卷只为理清展览思想脉络,行千里只为寻得展品展项……想办好一场展览“没那么简单”,主题展尤其如此。

  主题展往往承担着宣传教育的使命,肩负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任务,政治性强、内容涵盖广,要求也比较高。正因如此,有些办展人一听说要办主题展就头疼,有些观展人在看完主题展之后也反馈以“看不懂”“比较乏味”等评价。

  这几年,重要的时间节点不断,大型主题展也接踵而来。今年恰逢浙江“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从省到地方都有一系列主题展在路上。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办主题展?办好一场主题展有什么诀窍?

  一

  主题展的举办和发展由来已久。1950年,一场农业机械展在北京揭开了大幕。该展历时40天,展品为国内生产的新式农具和苏联制造的农业机械。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展览。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场合等大多会举办主题展,比如中央层面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而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等;再如,各省围绕重大发展战略等举办的展览,像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经验成果图片展等,也是典型的主题展。

  可见,主题展往往聚焦于某一重大主题,配合某一重大事件举办,重点在于讲好发展的故事、成就的故事。

  一墙看成就、一厅看变化、一展阅十年。那么,从观展角度出发,观众来到主题展现场,真正想看的是什么?

  期待“见成就”。展览见证历史、讴歌时代。从展览中,观众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那些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比如震撼人心的大国重器等,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骄傲。

  也期待“见变化”。在展厅里,观众可以在一停一走中丈量岁月,在眼波流转间感悟变革,了解发展成就背后的故事,特别是那些不为人知的艰难与兢兢业业的奋斗。

  比如,2020年,浙江举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五年探索与实践大型图片展”。观众在观看展览图片时可以了解天荒坪镇余村关停矿山的故事,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伟力,体验绿色发展真正的动人之处。

  更期待“见自己”。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印记,那种小我和大我紧密相融的时代感足以打动人心。比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打拼过的“弄潮儿”,在相关的主题展览中看到那些年拼搏奋斗的内容,难免会想到自己,进而激起情感共鸣。

  二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参观一个展或许花上一两个小时即可,但是从头到尾筹备一个展可绝不仅仅是两三天。

  可即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心筹备,少数主题展还可能遭遇双向“遇冷”。这边,有些办展人会郁闷,“办了这么久,怎么不组织都没人来看?”那边,看展人有时会感到,一场展览看下来云里雾里,好像热热闹闹,但最终没记住什么。

  这种境况,实际上反映出办主题展具有一定难度系数,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误区、囿于陷阱。那么,有哪些“雷”,是办展人需要避开的?

  其一,忽视了学习的首位度。一场主题展如果看下来令人觉得很难理清楚脉络,就反映出办展人逻辑不够清晰。有些办展人还未深入了解主题的深层次内涵或背景意义,就急吼吼地着手谋划展览大纲、组建团队、征集素材,这很容易导致素材一大堆,展览脉络却理也理不清。

  特别是当前,有些部门单位选择委托第三方来具体承接办展,自身参与度较低,就很可能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筹划的过程当中。尤其当第三方对相关领域工作了解不透彻,工作交接又不到位时,就会对展览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忽视了故事的代入感。主题展不能和成就展画等号。讲成就太多、说故事太少,只关注成绩、不梳理变化,最终顾此失彼,影响了读者与展览之间链接的形成,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比如,举办“八八战略”相关展览,有必要突出一层意思:理论的萌发绝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脉络。如果办展人只关注取得的成就,而忽视了奋斗的过程,就会导致观展人领会不到伟大思想理论、重大决策部署的探索实践轨迹,领悟不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艰辛与不易。

  其三,忽视了美感的重要性。主题展也怕“不美”,只顾主题性而忽视观赏性,意味着将降低主题展对大众的吸引力。比如,有些主题展或不按照场域理论布局、不考虑展项排布规律,或不讲究色彩搭配,又或者不懂得使用多媒体新技术,在如今这个时代,自然抓不住大众的眼球,没办法受到大众欢迎。

  其四,忽视了展览的后半篇。开展只是第一步,后面的工作依然很重要。比如在讲解环节,有些办展人只管布展,不管讲解,导致展览内容很丰满,但是讲不清楚,不能向观展人传递价值意蕴;又比如在传播环节,如果没有统筹好媒体报道,没有借助数字手段开发数字展馆、线上展厅等,展览的传播度就难免受到影响。

  三

  其实,办好主题展的难度系数之高,除了前面所说的观展动线不明、展览内容不清等,更在于它相较其他展览具有别样的深意。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强调,要广泛宣传10年来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宣传10年来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实际上,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主题展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既要有思想的深度,也要有内容的广度,更要有展示的新度,激发起观展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那么,如何顺利办一场主题展?笔者认为需要念好“三字诀”——“学、创、统”。

  学懂弄通再“下手”。办好一场主题展,首先要全身心吃透摸准办展内容的逻辑体系、价值内涵,最简明扼要地给观展人提供最生动的“教材”。同时,也需要办展人时时绷紧一根弦,把握好办展的政治敏感性,哪些可以上墙?如何对展览内容进行讲解?这些问题,只有学得扎实,才能悟得透彻。

  创新优化再“布展”。主题展也需要创新,引入互动感强的多媒体展项,加入趣味性强的互动环节,这些形式都可以提高主题展对公众的吸引力。

  比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就曾用“4D+六面”全景沉浸的形式,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重走”长征路,领略先辈的革命精神;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彩车游行也是一种新颖的主题展形式。

  再如,前段时间深圳文博会浙江展区内的《碇步桥》表演就非常吸睛:在展览中嵌入舞蹈节目,既契合了本届文博会浙江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主题,又让许多观众赞叹“大饱眼福”。

  统筹兼顾再“迎客”。一场展览是系统性工程,要以全面性、综合性的精深广博知识标准来要求。办展需要形成闭环,展陈方式匹配展项、讲解内容符合风格、宣传报道形成声势......需要办展人逐项盯紧推进,处处都是学问。

  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顾及到位了,才不至于让主题展陷入“越办展越迷茫,越看展越糊涂”的尴尬境地,才能让观众喜欢来、喜欢看,看完有感觉、看完有收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