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到底有多热门?暑假带孩子出游的家长可能最有发言权。很多家长历经波折,好不容易预约到门票,但进去后,却被汹涌的人潮挤得不知道看了些什么。
“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作为体验式文化教育场所,逛博物馆被越来越多家庭列入行程。但很多时候,博物馆成为了“到此一游”的拍照打卡点,不懂怎么看、看什么的孩子们,在懵懂和烦躁中结束了博物馆游。
当我们欣喜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时,还需要关注,博物馆怎么逛,才能让孩子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一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一场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从早些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这些年火出圈的舞蹈《只此青绿》《碇步桥》等,国潮的流行,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迸发出了超乎想象的热情。在博物馆,通过一件件展品,人们可以读取历史的记忆,惊叹于璀璨夺目的文化。“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就在这样的亲历感受中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博物馆走出了曾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运维思路。从故宫日历、书签,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各种设计精巧的文博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起来。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博物馆的文物也玩起了“说唱”,在社交媒体上赢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心。
此外,博物馆的文化教育意义,是博物馆“热”起来的重要原因,从而也带动了博物馆亲子游和研学游的热潮。据旅游商业网站统计,今年文博类相关景区门票销量同比2019年增长3倍。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
以杭州为例,2020年至2022年,杭州的博物馆全年总参观人次均在500-600万之间,而今年上半年,参观人次就已接近500万。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观展需求,7月31日起,杭州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调整开放时间,打破“周一闭馆”的国际惯例,让游客市民每天都有博物馆逛。
暑期“博物馆热”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更体现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广大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和焦虑感。
二
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这本是一件好事。沉浸在博物馆,能让孩子们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刻涵义。特别是在求知欲、探索欲旺盛的青少年时期,博物馆教育相较于书本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过,看似美好的“博物馆热”,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票难求:每逢假期,尽管博物馆在“限量、预约、错峰”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许多热门场馆或展览一票难求,甚至出现“黄牛”恶意抢票、倒票等违法行为。一些博物馆应对客流高峰“措手不及”,欠缺有效服务机制,让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博物馆还陷入了追求“出圈”的误区,过于注重热度、人气、轰动效应,变成了网红拍照打卡点,弱化了其文化教育的本质。
货不对板:随着“研学游”需求不断释放,一些团队和机构蜂拥而上,纷纷争抢这块“香饽饽”。相较于一般的旅行团,但凡带上“研学”字样的,价格就要高一些。不仅如此,博物馆课程的讲解专业程度参差不齐,一些讲师水平有限,搜罗些网络资料就敢上场讲给孩子们听,甚至还有机构冒用博物馆名义进行虚假营销。
体验感差:暑期正值旅游高峰,热门的博物馆内满眼都是观众,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参观环境实在算不上友好:很多展品自己看不懂,听讲解又碍于人多嘈杂听不清楚,走在展厅还常常被挤来挤去。7月下旬,笔者在一家博物馆参观,不时看到有孩子哭喊着要出去,家长则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有些稍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干脆任由他们在博物馆里自由活动,甚至打游戏、刷视频。
学而无方:无论是亲子游还是研学游,如何真正用好博物馆资源,部分家长仍不得要领。比如在一些父母看来,“到过即学过”,只要孩子到了博物馆,就算是完成了一次教育。还有一些父母认为“看过即学过”,跟在孩子后头,催促他们看这个看那个,却不顾孩子的兴趣在哪里。这样的参观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博物馆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暑假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开启夜游项目,以游戏闯关、扎营夜宿等形式让孩子们对博物馆进行深度探索 图源:新华社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笔者认为,要在博物馆这所学校上好课,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如何从“一阵风”到“常态化”?有人说,如果把藏品当作是博物馆的血肉,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对博物馆来说,注重宣传固然重要,更需修炼好内容,通过优质的展品和展览来吸引观众。对家长而言,带孩子去博物馆之前,更要做好功课,在让孩子爱上博物馆之前,首先自己要爱上博物馆。学校将博物馆教育作为实践课程之前,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引导。
更为重要的是,研学游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提高研学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功能,让更多高质量的研学游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如何从“看热闹”到“看门道”?随着暑期观展高峰来临,博物馆更要在科学、有趣的讲解上花功夫,努力将专业的文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精神食粮,使学生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邀请某一领域的“达人”或“大咖”参与课程设计并担任讲解,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从一块碑、一尊像、一幅画、一把壶的故事入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何从“冷热不均”到“百花齐放”?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如此多的博物馆资源,为何还是满足不了暑期参观的需求?其中一个原因,是博物馆的热度“冷热不均”。
改变“一票难求”的现状,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比如这段时间,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启的“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主题展览,现场有百余件敦煌文物,其中包含众多国宝级文物,对暂时没有机会去敦煌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点燃孩子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地方。在遍地打卡的热潮之中,不妨退一步,思索一下走进博物馆的意义和方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