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浙江从1到10000000

字体:
—2023—
08/11
08:58:04
2023-08-11 08:58:04 来源:浙江宣传

  8月10日上午,浙江举行第100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营业执照颁发仪式,正式宣告浙江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00万户。

  我们不禁想到43年前,经营“小百货”的温州姑娘章华妹,拿到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而昨天,一家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为主的新能源运营服务企业,成为浙江第1000万户经营主体。

  从1到10000000,浙江走过怎样的路?

  一

  这“1000万”中,有世界500强上榜企业,它们是实力担当、领军先锋;有小众赛道的初创团队,他们以梦为马、创造奇迹;也有家门口的“夫妻档”,他们“三餐四季”,经营着“人间烟火”……每一个都是浙江的“面孔”,从中我们可以感受浙江的特质。

  “骨子里的基因”使然。这片土地天生“自带”创业基因,广大民众有着浓厚的商业意识和强烈的创业欲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浙江自古就有义利并重、农商并举的文化传统。这种地域文化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如今在浙江,平均每天诞生6400多个老板,每7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板,每19个人就有1家企业。

  “一方土壤”的孕育。浙江善于“无中生有”,在缺乏区位、资源、政策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凭借首创精神,依靠草根力量,在夹缝中打开生存发展空间,创造了“温州模式”“义乌经验”等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年7月,浙江一家民企自主研制的火箭在甘肃酒泉发射,成为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可以预见,在这片孕育奇迹的热土上,民营经济将不断地冲上“云霄”。

  “阳光雨露”的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得风气之先,在市场化体制机制构建中先走一步,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总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广大浙商不畏艰难向前走,弘扬“四千”精神,命运的齿轮飞速运转,书写着各自不平凡的创业故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发展面临“成长的烦恼”,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擘画实施了“八八战略”,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浙江民营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民营经济拔节生长的背后,是浙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始终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稳稳托举。这些年,浙江出台《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还高规格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世界浙商大会,颁布《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等系列法规,持续打造营商环境“最强内核”,深化“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措施,实施“5+4”“8+4”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想方设法给企业办事减负,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浙江营商环境满意度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1000万户经营主体,成为点亮浙江经济的“满天繁星”。统计显示,1000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经营主体占比96.69%,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92.05%。可以说,它们如毛细血管遍布之江大地,源源不断迸发新鲜活力,汇聚起浙江发展的强劲动能。

图片

7月3日,在诸暨市店口镇便民服务中心内,企业负责人(左)在办理立项审批业务 图源:新华社

  二

  2018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当前,浙江需要继续挑大梁、打头阵,1000万户经营主体是关键。而这“三座大山”依然带来不少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有专家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低迷、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特别是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潜力仍待进一步释放。如何“破冰”甚至“冰上起舞”,考验着经营主体的韧性和智慧。浙江已有不少企业正在开拓“冰山”下更大的市场,比如今年截至7月中旬,全省已有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开展商务活动,达成意向订单超1130亿元。

  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然而不可否认,在经济快速增长期,有的经营主体一味追求“铺摊子、上规模”式的野蛮生长,疏于修练“内功”,忽视了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人才引进,导致出现经营不稳健、跟不上市场步伐等问题;还有的地方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引导追逐所谓的“风口”,一窝蜂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忽视了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让企业迷了路、绕了道。这都使得“转型的火山”一时难以跨越。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民营企业数量多、跨度广,有各类各样的资金需求。然而“融资难”却成了一些民营企业难以翻越的“高山”。近年来,政府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金融举措,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民营经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燃眉之急”。下一步,如何用好资本“红绿灯”制度,进一步营造公正公平的融资环境,发展基金、信托等财富保值增值业态,完善金融司法等,还亟待深化创新探索。

图片

8月9日,在台州市黄岩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生产太阳能电池组 图源:新华社

  三

  到达“1000万”路标后,怎样又快又稳跨越“三座大山”?如何做强做优民营经济,从“草根经济”迈向“树根经济”?浙江需要沉心聚力再出发。

  坚守草根创业的初心。浙江民营经济可贵的地方就在于“草根创业”,得以涌现出一个个“草莽英雄”,熔铸形成“想干敢干、说干就干”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而今风高浪急时刻,尤需回望创业的初心,拿出逆流而上的精神,保持敢打敢拼的状态。

  提振贵比黄金的信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也是改革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中央为民营经济定调发声、稳定预期,方向是明确的,态度是坚定的。从打出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到浙江强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举措是有力的。下一步,聚焦民营经济所需所盼,工作要更细、措施要更实,凸显政策的可感度和到达率。以春风化雨般的真心激荡比黄金还贵重的信心,确保民营企业放下心来、轻装上阵“向前冲”。

  笃定付诸行动的决心。企业打造硬核竞争力、积蓄创新势能、实现升级跃迁,不能光想一想、喊一喊,也不能等一等、看一看。政府要引领产学研全链条,构建助推创业创新的“热带雨林”生态,提供单靠企业主体难以做到的平台底座,而企业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锤炼提升能打、抗打的本领,一起跨越“市场风雨”和“创新之坎”。

  唤醒勇闯天涯的雄心。浙江历来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浙江经济有着线上通线下闯、买全球卖全球的鲜明特质,创造了“地瓜经济”“天下浙商”的景象。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在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大战略下,在浙江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制度平台加持下,浙江企业更应保持全球视野、开放意识,义无反顾走出去,想方设法走更远,让“地瓜经济”块茎更壮、藤蔓更长。

  保持向上生长的恒心。有风有雨是常态,今天比较难,明天也会有挑战,必须有穿越黎明前的黑暗的耐心和准备。先发优势和外向型经济特点,决定了浙江属于最先感知风向、最易受到影响的区域。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市场、向下扎根,更需要把握趋势、向上生长,以足够的定力应对短期的不确定性,成为跨越周期的“远行者”。

  1000万经营主体,宛如1000万朵浪花,共同汇成浙江经济的大潮。弄潮于时代之巅,相信“1000万”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创业史”。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