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电影市场的旺季,一部接一部大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对于盲人群体来说,他们该怎样欣赏电影?
前不久,报告文学《光明影院的故事》一书出版,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盲人影院”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署名“艾之光”,是500多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志愿者。他们发起了“光明影院”公益项目,用5年时间,为视障群体制作了500多部无障碍电影,惠及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
“光明影院”的故事让我们思考,该如何帮助身边的特殊群体,让他们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视障儿童触摸电影票上的盲文 图源:人民日报
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约有1700多万视觉障碍者,相当于每80人中就有一名。随着社会发展,他们的需求正越来越多地“被看见”,看电影这一精神文化需求也不例外。
所谓无障碍电影,就是在原版电影对白的间隙,用恰当精炼的语言对电影的背景画面、人物动作、内心活动等进行解说,让视觉障碍者产生想象与理解,从而“听懂”电影,相当于电影的“二次创作”。这背后,志愿者的付出是巨大的。
一般来说,把一部电影讲好需要经历4个环节:其一是自己观影,把人物和情节搞明白;其二是撰写解说稿,要把画面描述清楚,让听众有代入感、身临其境感,这也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部分;其三是试讲,通过试讲不断完善和丰富解说稿,熟悉内容,确保讲述流畅;最后就是正式解说。
不同的影片,解说技巧也不同,文艺片需要轻缓的语调,喜剧片则可以适当地夸张和逗趣,遇到武侠片的“刀光剑影”,就常常需要开启“二倍速”的解说模式。
有人统计,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从观影、撰稿、试讲到正式讲解,至少要把一部片子看30遍以上、按3000次暂停键、讲稿经常长达2万多字,前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如此费心费时费力,志愿者们却乐在其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坚持”时,不少志愿者说,“因为我们的声音就是盲人的眼睛”。正是志愿者们的倾心讲解,帮助视障者“看”到了五彩斑斓的光影世界。
“光明影院”志愿者正在配音 图源:中国志愿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走向精神共富的道路上,视障人士也不应被忽略。
浙江一直在探索无障碍电影的发展。早在2010年,杭州就推出无障碍电影专场,一部《唐山大地震》曾让许多盲人观众深深震撼。2014年,杭州市文广集团成立了以爱心主持人为主要成员的无障碍电影志愿讲解队。目前,杭州已经发展出15支团队、300多位志愿者。2018年起,杭州部分电影院实现了无障碍版电影同步观影,30多部热门电影被“无障碍”地搬上大银幕。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无障碍观影之路上,还有不少困难亟待破解。
首先是版权问题。对电影进行解说配音和二次创作,需要获得电影版权人的授权。无障碍影视制作传播属于公益行为,现行《著作权法》也指出“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在合理使用的范畴内,“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在实际操作中,在“无障碍方式”的认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是城乡不均衡。目前,无障碍电影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里。但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的视障人群大多生活在农村,可小县城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相应资源和配套基础设施,发展无障碍观影更加困难。
最后是线上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相比于线下影院观影,线上观影能够打破地域和场景限制,其需求量远超线下。去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和阿里文娱公益联合打造的“优酷无障碍剧场”,上线了400多部影视作品,进行了有益探索。不过,相比于视障群体的观影需求来说,类似的平台资源仍旧显得十分有限。
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英、德等国就曾推出无障碍影视服务,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虽起步稍晚,但发展无障碍电影的脚步不曾停滞。
面向未来,我们的无障碍电影如何走得更远?笔者想到了三个关键词。
建机制。在版权领域对无障碍电影予以支持,明确其在著作权领域的“合理使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加社会参与的方式,有计划地将影视作品制作成无障碍版本。
2022年5月,《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这部条约旨在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提供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当年8月,国家版权局又印发了《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为阅读障碍者使用作品提供便利。各方努力之下,相信无障碍电影的“版权门槛”还会不断降低。
广覆盖。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持,通过提升乡镇实体影院配套设备、开展无障碍电影下乡等方式,让视障群体能与正常人一样得到观影服务。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商业平台开发无障碍线上观影服务,满足视障群体在线观影的需求。
在这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的经验值得借鉴。团队与相关机构合作,先后完成《战狼2》《建军大业》《钱学森》等500多部电影的讲述和录制,免费赠予全国部分盲校和图书馆,并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了公益放映和推广。2020年起,“光明影院”项目成为长春电影节的固定公益单元,累计惠及视障群体2.2万人次。
优服务。一方面,鼓励更多新电影推出无障碍版本,让视障人群也能够“及时追更”;另一方面,探索面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激励举措,让志愿服务能够常态长效。
2020年,“浙江省无障碍观影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在全省推进无障碍电影志愿服务。慈溪、南湖、东阳等区县也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资源,打造“无障碍放映厅”“无障碍放映室”等,孵化出更多无障碍电影志愿服务团队。
有人说,“光明影院”项目就像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指引视障群体探索文化之美。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光明影院”,让视障人群也能够奔赴光影梦想,更好地“看见”世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