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无障碍,如何“无障爱”

字体:
—2023—
09/04
15:14:50
2023-09-04 15:14:50 来源:浙江宣传

  随着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临近,一批特殊的体验官走上杭州街头,对城市无障碍环境进行“体检”。

  一条盲道、一处扶手、一个盲文按键……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关乎着残疾人运动员和残障观众的真实体验,也映照出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与文明程度。

  一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有一幕曾令全网动容:视力障碍运动员李端在黑暗中摸索了将近一分钟,终于将手中的火炬成功插入主火炬台上。这漫长的一分钟里,没有人催促和不耐烦,观众始终以加油声和掌声鼓励着李端。

  残障人士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拥有同样的权利与尊严。而一座文明的城市,理应为残障群体创造一个平等、友好、公正的环境,让他们无差别地参与社会生活。

  就在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那么,何为无障碍环境?或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在硬件上助人一臂之力。比如对残障人士以及弱势群体来说,出行、生活处处面临着困难。有时,一段矮坡、几级台阶,往往就会成为令他们犯难的障碍。因此,无论是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是社区街道、困难家庭的无障碍改造、适老化改造等,都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体验,既在“尽精微”,又在“致广大”。

  在服务上多为弱势群体考虑。不久前,我们探讨了视障群体如何“看见”电影。不可忽视,在出门办事、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残障人士都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就需要大家将心比心,多从他们的角度提供善意的帮助。比如,提供手语翻译、畅通无障碍服务窗口,借助手写板、语音提示等功能,让他们享受更多的便利。

  在社会氛围上营造平等底色。残障人士以及弱势群体与普通人一样,都有朝着梦想实现自我的需求,他们的心声值得被更多人听见,社会也需多为他们提供逐梦的舞台。据报道,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将有22位听残障演员站上“大莲花”,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建设无障碍环境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也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正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场馆设计团队主持建筑师张利所言,“我们要把无障碍建设当成城市的底线,而不是城市的装点”。

  二

  据统计,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超8500万人。此外,截至2022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2.8亿人,还有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有无障碍需求的人数合计数亿人。

  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无障碍设施使用频率却并不高。有这样几种“出门焦虑”较为常见:

  焦虑一:盲道帮不上忙。盲道是最常见也最普遍的无障碍设施之一。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群体1730多万人,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盲道就是他们的眼睛。虽然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建设盲道,但令人尴尬的是,一些地方“断头盲道”“陷阱盲道”“撞墙盲道”并不少见,致使盲道变“险道”,成了盲人不敢走的道。

  曾有盲人坦言:“作为一个视障人士,最困难的瞬间之一就包括一个人走在陌生的路上,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说到底,盲道不是有了就行,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对无障碍设施的常态化维护,导致残障群体在使用时缺乏安全感。

  焦虑二:无障碍通道不畅通。有单位或个人擅自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或因管理不到位,导致无障碍设施被占用,使得即使在设计环节为残障人士预留了无障碍通道,但使用环节仍存在通道不“通”的情况。此外,在无障碍厕所或厕位中,未装置无障碍扶手或装置标准不达标,导致相关设置未能发挥应有效用,形同虚设。

  焦虑三:无障碍设施反成“障碍”。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初衷,是辅助有无障碍需求的人群。但若让我们去试验一番,可能会发现,一些名为“无障碍”的设施,用起来却存在不少障碍。

  比如,有的无障碍设施设置不科学,反造成隐患。此前就有残障人士因无障碍坡道坡度太大,导致轮椅翻车,伤及头部不幸身亡。还有的无障碍设施使用难度大,像无障碍升降台等,如没人从旁协助,残障人士很难独自使用。

  无障碍设施能不能切中实际需求,是其具体价值的体现,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有人说,残障群体和弱势人群需要的,是帮助,更是治愈、理解。因此,营造无障碍环境,还需更多从这一群体的视角出发,观察和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有的放矢,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温暖。

  三

  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每一个人。从“无障碍”到“无障爱”,该如何实现跨越?笔者有几点思考。

  既在赛场,还在日常。回望过去,每一场国际赛事都会给城市留下宝贵的财富,比如曾在2010年举办亚残运会的广州,已成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去年,北京在冬残奥会筹办期间完成了33.6万个点位的无障碍整治整改,逐步成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

  亚运将至,目前,杭州亚残运会19个竞赛场馆的永久无障碍设施已建设完成,杭州还上线“无障碍服务在线”小程序,完成无障碍改造提升点位10.8万个等。借亚运东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升从比赛场馆延伸至城市全域、从赛事侧拓展至城市侧。

  既是特需,亦是普惠。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暂时地成为弱势群体,儿童、孕妇、临时遇到困难的人群,甚至如果你不小心摔伤了,可能还会用上一段时间的轮椅或拐杖……在全生命周期里,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有使用无障碍设施的需求。

  因此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围绕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刚需”,让全社会都能在有需求时享受到无障碍环境的便利。

  既要“有”,更要“好”。自201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以来,全国已有许多省、市、县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的需求已逐步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近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就提到,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要求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细致入微的规定不少,足见当下无障碍建设的空间还很大。

  杭州亚残运会的吉祥物是“飞飞”。第一个“飞”,是鸟的飞翔,代表着人类社会包容、尊重、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二个“飞”,寓意为残疾人运动员追逐梦想、飞跃自我的精神状态。无障碍不仅仅是一个台阶、一条盲道,而应该是一幕充满人性关怀的全社会场景。

  以亚运为契机,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发现、满足更多残障群体的无障碍需求。发展无障碍,实现“无障爱”,正是我们“心相约,梦闪耀”的开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