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杭州亚运会,浙江美术馆接连“上新”三个大展,收齐东方智慧、宋代书法和数字艺术,让众多文艺爱好者大饱眼福。
18年前,习近平同志出席浙江美术馆奠基开工典礼。悠悠西湖水,伴着朝升暮落的霞光,见证着浙江美术馆18年来“生长”的日日夜夜。
800年前,南宋画院就坐落于浙江美术馆不远处的万松岭麓。如今,走在西湖山水间,人们可以感受到,浙江美术馆在赓续历史文脉的同时,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笔墨天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湖边的“江南水墨画”——浙江美术馆的前世今生。
一
早在20世纪初期,蔡元培、林风眠就曾提出,要在西湖边建设美术馆。新中国成立之初,潘天寿、刘开渠等也曾呼吁,杭州应有与文化底蕴相匹配的一流美术馆。
21世纪初,中国美术馆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上海、江苏、天津、深圳等地的美术馆也不断兴建,无数观众在拔地而起的艺术殿堂与美术精品相遇。而在浙江杭州,无论文艺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也都有兴建浙江美术馆的强烈心愿。
2003年,这个承载着众人期许的美丽夙愿,终于有了现实回音。《习近平在浙江》中记载:
“2003年1月31日,正好大年三十,习书记冒着寒风细雨到西湖边进行实地踏勘。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座谈会上,他详细听取了汇报,还把几个选址方案的图纸一一作了认真比对。最后他拍板决策,浙江美术馆上马,选址就定在西湖边上。而且对美术馆的方案设计,他也亲自过问提出指导意见,认为美术馆建在西湖边上,就应该‘穿中式服装’。”
浙江美术馆的筹建,由此解决了关键的选址问题。习近平同志说:“既然建在西湖边,就应该是中国的样式,应该一看就是中国的。”他强调,要把西湖的自然景致与美术馆的人文韵味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才是具有时代气息、中国气质的美。
2003年6月,浙江美术馆被省政府列入“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计划;2005年5月15日,西子湖畔,玉皇山麓,习近平同志启动开工按钮。浙江美术馆建设大幕由此拉开。
2009年8月,被西班牙米罗基金会代表赞誉为“很美很完备”的浙江美术馆,在南山路138号正式开馆。占地3.5万平方米,是当时国内面积最大的美术馆;分为四层的现代建筑,采用中式设计风格,雨水顺着中央大厅的玻璃顶流淌下来,就有“宛如入画”的水墨艺术风格。设计者程泰宁说,浙江美术馆是生长在环境中的,用艺术的方式日日与西湖对话。
这一饱含习近平同志关怀的大工程在西子湖畔落地生根,犹如一滴隐约可见的“水墨”,滋养着浙江人民的精神品格与文化生活。
二
遵循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在西湖边上建设一座具有‘中国风’的一流美术馆”的要求,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浙江美术馆正沿着这条明晰路径,在西湖山水中拔节生长,一步步展现浙江精神、中国气韵。
用“好家底”服务大众。藏品,是一座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早在浙江美术馆筹建之初,藏品征集工作就已启动,也因此积攒下了丰厚的“家底”。浙江美术馆的首批馆藏,就是第十届全国美展国画展区中的百余件优秀作品。如今,典藏库房就如同浙江美术馆的“心脏”,汇聚了绘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等多个门类的藏品3万余件,无论大小,每件藏品都会拥有自己的“身份证”。
有人将美术馆比作艺术作品的“坟墓”,因为这些作品在进入美术馆之后,往往不再走向市场。但在浙江美术馆中,藏品拥有了自己的归宿。比如,在收到吴冠中、李震坚、周沧米等名家的作品捐赠后,馆内推出了“捐后服务”,为他们举办个展并进行学术研究;还有部分藏品数字资源专门面向全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开放,美术教师能下载作品进行“二创”。
浙江美术馆典藏体系的核心,就在于重构传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就是在这里,艺术作品找到了生命的延续。
用“好展览”吸引大众。最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就是优质展览。如今,浙江美术馆每年平均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无论是再现神秘灿烂敦煌艺术的“煌煌大观”,还是展示浩瀚深邃绘画体系的“盛世修典”,均凭借时尚、专业的策展理念,吸引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让浙江美术馆频频“火”出圈的,还有它坚守的文化根脉。这些年来,浙江美术馆自主探索并推出了“东方智慧”系列策展项目。从“湖山胜概”到“水印千年”,从“纸上谈缤”到“山海新经”“大地史诗”,一场场展览,用当代艺术语言向观众讲述古老的东方文化,解密氤氲在精品中的文化密码。
用“好活动”温暖大众。艺术要贴近公众,是浙江美术馆始终秉持的态度。为了让参观者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让更多普通人拥有欣赏作品、读懂作品的能力,浙江美术馆化身生动的课堂,在馆内开展了公益讲座、专家导览、观众拓展等公共美育活动。有网友感叹道:“过去只能看到作品,现在还能亲手制作,给了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育,不仅发生在美术馆的围墙之内,还“飞”向了全省的角角落落。
三
从1913年鲁迅先生最早提出“立中央美术馆”的设想,到1936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建立,随后又几度遭遇历史断层。直至新世纪,我国美术馆事业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与博物馆相比,美术馆算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称谓。但现如今,美术馆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无数热爱艺术的人走进美术馆“打卡”,“到美术馆去”渐成社会新风尚。
美术馆不仅面对过去,更指向未来,是艺术与新知的发生地。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提出的中国美术馆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的要求,未来浙江美术馆还可以作何探索?
走“共享”之路。无论是展示传世名作,还是呈现光影“游戏”,传承文化、弘扬艺术始终是艺术场所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也应当看到,与许多已经成熟的大型美术馆相比,很多地市、县级美术馆中的藏品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也有不少美术珍品无法跨越物理距离外出“交流”。
有鉴于此,浙江美术馆是全国最早打造藏品数字化平台的美术馆,它实现了浙江省市县美术馆之间的藏品互通有无,让藏品持续“活起来”。只有展品实现资源共享,并向观众张开怀抱,艺术作品才有可能一次次花式“出圈”。
走“对话”之路。一方面,浙江美术馆要找到与观众持续对话的新途径。艺术的使命就在于连接作品与大众,给予观者精神力量。因此,美术馆也要与观众保持良性互动,用艺术家直播讲解、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化的方式,用百变的玩法、大开的“脑洞”主动走进观众,将艺术语言“翻译”为普通大众能接受的生动语言,实现“双向奔赴”。
比如,今年该馆的“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举办期间,蜂拥而至的观众自发在展厅各个角落画速写,直接将展览现场变成全民大型速写现场,展厅内热闹非凡。
“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展览现场 图源:浙江美术馆
走“国际”之路。有人说,如果巴黎这座城市是一张画布,卢浮宫就是画布上的一件雕塑。可以看出,美术馆也能成为一座国际化城市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与国内许多省级美术馆专注建设地方文化不同,浙江美术馆从落成以来,就始终坚持“重在当代、兼顾历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立馆方向。未来,浙江美术馆或许可以在拓展体量的基础上,立足世界眼光进行展览或学术交流。
此外,走“国际”之路也能够助推艺术融入时代,让西湖边的这滴“水墨”更好地汇入国际化浪潮之中,站在世界级的艺术殿堂之上,继续焕发文化传承的魅力,唤起全世界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
有人说:“如果说博物馆是一本严谨的历史书,那么美术馆则是一本优美的文学书。”我们也期待,这本“优美的文学书”,能走向更高远的天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