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想静静为何这么难

字体:
—2023—
10/16
09:23:00
2023-10-16 09:23:00 来源:浙江宣传

  每当高铁上的新闻冲上热搜,大多和“声音”相关。有网友戏称,“车上找一圈,只有餐车是安静的”。

  近日,让网友期盼已久的高铁“静音车厢”来了。中国铁路官微发布消息称:日前,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事实上,早在2020年末,京沪高铁、成渝高铁就开始试点“静音车厢”服务。两年来,多趟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都专门开设了“静音车厢”,让渴望静静的人们竞相尝试。

  旅客可以在“静音车厢”中体验安静的乘车氛围,同时也要遵守静音的“约定”,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模式,不大声交谈或接打电话,使用电子产品需佩戴耳机。对此,有人叫好,有人持怀疑态度,有人认为没有效果。那么,“静音车厢”到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想静静的愿望,究竟何时才能完全实现?

  一

  曾经,铁路客运的历史是一部喧闹的历史,站台上小贩卖力的吆喝声、列车员急切的催促声、旅客们嘈杂的交谈声,充满烟火气的绿皮车厢,是别具年代感的记忆。

  但“从前慢”的绿皮火车时代已经逐渐远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也更加注重乘车的个人体验。于是,“想静静”变成旅途中的一种刚需。

  然而,想静静并不容易。过去数年中,熊孩子大闹车厢的新闻屡上热搜,高铁占座、手机外放音乐、大声接打电话等现象频频引发矛盾纷争。想在车厢里沉下心来看一本书或小憩一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愿望。

  因此,“静音车厢”一经推出,很多网友“喜大普奔”,纷纷表示,终于不用忍受邻座的熊孩子和“外放族”了。

  “静音车厢”的出现,其实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种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交需求正在逐步改变,越来越注重合理的距离感,对独立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乘车时大声外放、高谈阔论、奔走嬉闹的行为,让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安全边界”被强行打破,个人空间受到侵犯,乘车舒适度也“直线下降”。

  可见在高铁时代,人们对文明出行的认同在不断增强,对“安静权”的渴求就是表现之一。不文明的乘车行为,看似是公共场合的个人自由,实际上却以牺牲他人的出行体验为代价。大众在加强自我约束的同时,对不文明行为也不愿“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然而那些愿意为“安静权”挺身而出的人,一不小心就处于争吵甚至冲突之中。

  在笔者看来,“静音车厢”的出现,给困在铁路出行“动与静”矛盾中的乘客提供了“解救”之方。

  一乘客在阅读“静音车厢”服务提示卡 图源:中国铁路官方微信公号

  二

  生活中的噪音治理,一向是社会治理中的难题,症结就在于它处于自律与他律、道德和法律的中间地带。

  设想,如果每一节车厢都完全静音,这又不免影响到一些人正常的生活交往。设置“静音车厢”,而不是让整辆列车成为“静音列车”,是将安静变为一种非强制的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需要。

  “静音车厢”的需求在国外亦然,并已有尝试。如澳大利亚悉尼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静音车厢”;荷兰铁路在车厢中划出了“静音区”;德国城际列车专门设置“儿童车厢”或“家庭隔间”;日本电车里有“将电话设置为静音模式”等提示……

  值得肯定的是,“静音车厢”的出现,人们想静静的愿望得以迈进了一大步,这种带有人情味的权利保障,是一种精细的现代化服务意识。那么,“静音车厢”可以完全解决高铁噪音问题吗?恐怕并不能。

  其一,国内设置“静音车厢”的车次和座次有限,想体验一次难得的静谧旅途,往往需要“拼手速”。

  其二,旅客是否都能守好“静音车厢”的规矩,能否真正维护好车厢的静音环境?比如有网友就分享了自己乘坐“静音车厢”的体验,表示“半小时里,列车员至少劝阻了三位接打电话的乘客”,可见“静音车厢”还有待接受时间的检验。

  其三,“静音车厢”的出现,难免会让非“静音车厢”的乘客陷入两难境地。面对喧哗的争端仿佛再也无法理直气壮,相比之下,那些制造噪音的乘客,反而为自身找到了辩解的理由:既然想清静,怎么不去“静音车厢”?

  我们不能否认“静音车厢”带来的便利,却也不能够忽视“静音车厢”尚且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落地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足能否得到改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静音车厢”能否行稳致远。

  归根到底,“静音车厢”不是杜绝高铁噪音的“灵丹妙药”,维护好车厢环境,依旧离不开人们的文明约束,离不开相关部门打“组合拳”。

  三

  “静音车厢”的出现,不应是推动文明出行的终点,而是推动文明出行的又一个起点。设置“静音车厢”是希望传递文明出行的理念,潜移默化提升游客文明出行的意识。那么如何将乘客的静音需求落在实处,持续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笔者想到了三点。

  首先,“静音车厢”不能有名无实。“静音”的程度如何界定?违反静音规则的行为该如何处理?拥挤的人群和频繁的走动,是否会让静音效果打折扣?推行“静音车厢”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完善细化。

  “静音车厢”需要依靠乘客的自觉自律,也需要高铁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定执行度更高的规则,用更加明确的制度为“静音车厢”保驾护航。

  其次,除了“安静权”,其他需求也不应忽略。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潜在需求,并不是发出了声音就是“噪音”、就是不文明。“静音车厢”维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安静权”,而对于那些需要商务交谈或带娃出行的乘客,如果能为他们提供允许发声的“商务车厢”“母婴车厢”,或许也是一种解法。

  放眼全国,上海、合肥、成都等多个城市,地铁线路开始为不同体感乘客开放“冷热车厢”。这背后透露出的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理念,值得公共服务部门借鉴。

  最后,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设置“静音车厢”,并不意味着普通车厢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噪音车厢”,非静音的车厢也不该成为噪音的“法外之地”。我们不能简单依靠划分“静音车厢”去解决高铁乃至公共交通中的噪音问题,更不能把责任转嫁到“静音车厢”的头上。正如有专家认为,不应该在公共场所设定“特区”,没有“儿童车厢”的列车,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

  “静音车厢”也不应该成为安静的“特区”,它的出现更应是文明出行的风向标,敦促更多乘客都能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培养乘客保持安静的良好习惯。

  希望有朝一日,车厢里的音量能普遍降低,由噪音引发的冲突也不再成为热搜常客,那时我们也许不再需要“静音车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