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松阳,青山环绕,江水汤汤,原始而又神秘。延庆寺塔坐落在这里,给这座江南山城增添了几分迷人色彩。
延庆寺塔建于北宋年间,曾因经年雨雪风霜侵袭而破败不堪,倾斜2°38″险些倒塌。30多年前“紧急抢救”,它方得以原汁原味留存。
很多人或许会问:江南古塔林立,延庆寺塔有何特别之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座斜塔的别样故事。
延庆寺塔鸟瞰 图源:“浙江文物”微信公众号
一
延庆寺塔离不开松阳的哺育,山城也离不开延庆寺塔的滋养。有人形象地比喻称,四面环山的松古平原犹如一只大脚掌,延庆寺塔就是最中心的经脉,流淌出“浙西南粮仓”的美学符号。
千塔有千面。堪称“江南古塔一绝”的延庆寺塔,浑身透着一个“美”字。
先说协调美。但凡是古建筑,都是被历史选定的。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效仿唐玄奘的行达禅师,从印度取得《大经论》八部、佛骨舍利子49粒归国,决意建塔供奉。几经辗转,选定两地建塔,其中一个便是延庆寺塔。
至今仍有人好奇:延庆寺塔何以落地松阳?答案便藏在诗画田园的深处。登上延庆寺塔瞭望,东北和西北方可见云龙山、上方山,东南和西南面弥望着广袤田园,仿佛置身于“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画卷。
再说古典美。梁思成对古塔偏爱,他心目中江南古塔的样子就是秀立高挑、匀称和谐。这和宋代李诫在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中的描述是一样的。延庆寺塔别具风姿之处,就在凝结了其时建筑之美。
今天看到的延庆寺塔与初建时几近一致。它是砖木合用而建,似楼似阁,六面七级,每层有壸门、平座、回廊,从副阶入塔可登至七层。塔顶冠以铁刹,塔底有地宫。远远望去,它雄伟挺拔,丰姿俊秀,干云蔽日,像极了松邑文化的白月光。
最后说自然美。延庆寺塔又被称为“醉翁塔”,原因是它向东北方向倾斜。清代《松阳县志》记载,此塔倾斜之身由来已久。倾角与苏州虎丘塔相似。即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抢修时,也没有改变它的姿态,更保留了塔身上朱画飞天、墨绘罗汉的原始样态。
沙孟海在为延庆寺塔题字时,听到斜塔的故事,于是将“塔”字向左倾斜。榜额上“塔”字的巧思,与塔身倾斜相反,互为牵制,至今仍是美谈。
延庆寺塔的美远不止于此。它化为文化之河流,见于人们眼眸,流在人们心间。
沙孟海先生题字的“延庆寺塔”榜额
二
历经千年的延庆寺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到了十字路口。彼时,它渗水下沉、瓦片缺失、木檐朽烂,落下的残砖断瓦常被百姓捡回家中,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塔柱子。有专家断言:“如果不修缮,延庆寺塔早晚是要倒塌的。”
改革开放后,救护延庆寺塔的脚步加快了。1983年,省里决定修缮延庆寺塔,1986年又被列为省重点维修项目。直到1991年11月完工,修缮历时8年。
把延庆寺塔修成什么样,是令人大伤脑筋的问题,争议的焦点是斜塔“扶不扶”。
1984年拍摄修缮前的延庆寺塔
当时,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沉井扶正法”,认为塔体扭曲,倾斜角度大,如果不及时纠偏,随时会倒塌。另一种是“静压桩加固法”,认为塔体每层倾斜角度均匀,塔基虽然破损,但足够承受塔身重量。
几经斟酌,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会诊”,认为延庆寺塔倾斜角度在可控范围,如果强行“扶正”,会破坏原本稳定的力学结构,风险更大。
延庆寺塔倾斜式修复,难度不小,从测绘、设计、备料到维修都要考虑斜度。比如说最基础的测绘,搭建脚手架要顺着斜面,环绕塔身一层层搭建,不能触碰塔体,又要利于数据采集精度。测绘用了将近一年。
开工修复后,有两项工作必须要做,就是文物发掘和物料准备。这在当地引起轰动,大家都想一睹佛骨舍利风采。
延庆寺塔修缮时,打开过地宫,但并未进行挖掘。塔边的一眼宋代古井中,出土了诸多日常用品,最珍贵的是龙泉窑“佛法僧宝”瓷印。地宫原封不动,也是对斜塔承重的保护。
保持斜塔的样子,材料也至关重要。延庆寺塔的木构件损毁颇多,要找到合适的木材,需要不断勘探。比如用到的塔心柱,原料来自深山的安岱后村,找了三个多月不说,20多位大汉用了一天才扛下山。
打静压桩是斜塔修复的核心工艺。当时,全国只有两支工程队能做,工程造价要20万元。经不住松阳方面的软磨硬泡,有支施工队答应10万元进场施工。
重生后的延庆寺塔,完全按照传承千年的风格、设计和大小修复,成为浙西南人文景观的标志。曾有古建筑专家感叹:延庆寺塔很多都是北宋原作,很难得。
重生归来的延庆寺塔
三
巍然耸立的延庆寺塔,刻录着松古平原的时光风华,诉说着过去的文化高度,也畅想着未来的传唱广度。
延庆寺塔近年来得到各方关注。2006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得到更好传承保护。当地人把它融入日常,独得一份宠爱。
然而,延庆寺塔要想在新时期焕发新光彩,映照山城品格,要做的事还不少。
保持“古朴心”。延庆寺塔滋养人心的,在于它的古朴。这不仅在于它的宋韵原装,更在于它传承千年的朴素神态。就像宋代文人朱琳在《延庆寺塔记》中所写:“洗花寒滴翠檐雨,惊梦夜摇金铎风。”它曾经撩拨起历代文人墨客的情绪,留下了张玉娘、沈晦等人的足迹。延庆寺塔的别致,全在这份形神积蓄。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原味守护好传承好。
寻找“时尚感”。延庆寺塔要出圈,离不开年轻人的体验。俘获年轻人,方法亟待开发。比如,试着与当地人文故事结合,创作年轻人爱看的内容,聘请年轻人来设计好的文创产品,让到过延庆寺塔的年轻人,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还有“看了玩了带着走”。再如,借力电影、网播剧、网游等载体,将延庆寺塔融入其间。寻找新玩法,创造新打法,有待去开拓。
走出“活化路”。对延庆寺塔来说,景观变现之路,活态利用不可缺少。比如,把延庆寺塔植入当地的山水人文景观当中,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把“盆景”串成“风景”,让到过松阳秘境的人,在转角处遇到塔影文脉。再如,把古塔与古村落“绑定”,形成独特的线路,使游人在建县1800多年的松阳偶遇历史,找到“古典中国的县域坐标”,进而喜欢上“到松一游”。
古塔无言,文化有语。何不到延庆寺塔走一走,来一次跨越千年的斜塔对话?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