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火柴大王”刘鸿生改变了什么

字体:
—2023—
12/15
08:19:17
2023-12-15 08:19:17 来源:浙江宣传

  舟山定海老城区的聚奎弄内,坐落着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先生的故居。故居里,一张民国时期“国”字号招牌的股票尤其引人注目。

  这张股票是1948年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张企业股票,折射出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和他创办的公司在中国火柴业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那个国家羸弱、百姓蒙难的年代,这家以“大中华”头衔冠名的公司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那些波澜往事,改变了什么?我们从这份档案出发,回溯一段那个年代的民族工商业者商海沉浮、实业救国、志振中华的传奇历程。

640.png

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上世纪20年代,风云际会的上海滩,各国商业资本争相逐鹿。从美国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刘鸿生,凭借早年在英商开平矿务局工作积累的经验,已在矿业领域挣得第一桶金,成为上海滩“煤炭大王”。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有个未解的心结。

  在外商公司跑腿期间,刘鸿生就对旧中国孱弱的工业生产能力倍感痛心,深感没有民族工业,中国难以自强。比如,肥皂被称作“洋碱”,蜡烛被称为“洋蜡”,而火柴则有“洋火”之称。洋货横行、国货衰弱,市场份额被外国厂商瓜分垄断,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此时,已投身实业的刘鸿生,萌生了实业报国的念头,他选择的切入口就是“热门”的火柴工业。

  逆境中的破局之路从来不是康庄大道。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旧军阀买办非但不维护民族工业,还对国货层层设卡、加收重税。对外,国家主权沦丧,成为洋货倾销地。刘鸿生创办华商鸿生火柴厂并不容易。

  更困难的是技术问题。细如钉子的火柴,生产的工艺技术却经历过多次革新。最早的火柴是有毒性的黄磷火柴,后来为了降低毒性,衍生出硫化磷火柴。但硫化磷性质活泼,极易自燃,非常不安全。1855年,瑞典研制安全火柴成功,后经多次变革,形成了以发火剂技术为壁垒的行业门槛。

  彼时的中国,民族工业正处于发轫期,纵有不少民族火柴厂,却始终无法生产出安全、稳定且无毒的火柴,更难以与资金充沛、技术先进的洋品牌竞争市场。当时,以瑞典“凤凰”牌和日本“猴子”牌为代表的“洋火”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为了阻击民族火柴品牌,外资还大搞价格战,企图用低价倾销方式挤占市场份额。

  毫无疑问,在当时来看,民族工商业者抗击“洋火”之路任重道远。

640 (1).png

华商鸿生火柴厂旧址,解放后成为苏州火柴厂 图源:“中国化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二

  如何突破“洋火”的重重封锁,真正用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火柴点亮华夏大地的夜晚?

  刘鸿生日思夜想,既然外资已形成攻守联盟,那么民族火柴商单打独斗绝非长久之计。恰逢“五卅”运动爆发,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呼声日益高涨,给困顿中的刘鸿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意识到,“联合”将是破局外资围堵的出路。

  此时,大中华火柴公司的雏形开始在他心中萌发。刘鸿生首先联合全国50余家主要火柴厂,成立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原本一盘散沙的民族火柴业开始联合抱团。

  在“合并数厂为一,以厚集资力人才”理念的指引下,1930年,刘鸿生联合荧昌、中华、鸿生三家公司,三厂合一,出资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可要想破敌制胜,单靠抱团取暖远远不够,还要攥成拳头、形成合力、直击要害。

  技术突破是“硬骨头”,刘鸿生开始夜以继日研究火药头化学配方问题。他重金聘请留美回国的化学博士林天骥,运用高强度粘胶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技术难题,还购买了当时最新的设备等用以改进火柴品质。

  之后,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壮大,陆续兼并同业,属厂分布上海、镇江、苏州、九江、杭州等地,出现了同属大中华火柴公司的“名烟”“飞轮”等不同商标字样。

  作为抗衡“洋火”的先锋力量,“大中华”品牌对保护与抢救民族火柴工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巅峰时期,其产量和销售量皆超全国火柴产销量的两成,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并走出国门在芝加哥世博会精彩亮相。

640.jpg

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牌火柴 图源:“普陀收藏”微信公众号

  三

  文章开头提到的股票,见证着曾经的民族工商业者突破“卡脖子”难题的艰辛历程,饱含着一代爱国实业家、民族工业发展先驱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从“煤炭大王”到“火柴大王”,刘鸿生以民族精神为内驱力,打破了当时“洋火”在中国横行的局面,并以“中华”之名点亮大半个中国。这是这位爱国实业家带给彼时之中国的改变。

  刘鸿生一生致力于爱国事业。时光的指针来到上世纪40年代末,他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十分振奋,极尽所能支持国家建设,主动申请把家族企业作为第一批公私合营对象,其中就包括与外商长期抗争的大中华火柴公司。弥留之际,他还叮嘱家人将所余的全部定息捐献给国家。

  回望“火柴大王”带领民族工商业者抗衡“洋火”的激情岁月,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小小火柴头是这样,芯片、工业软件等行业更是如此。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积贫积弱,但发展道路上仍面临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作为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大国,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创能力,才是冲破“卡脖子”困局的不二法门。此外,还需凭借新型举国体制,汇聚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对关键技术展开集中攻关。

  曾经,先辈们以民族大义为先,冲破围追堵截,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底气。当前,我们的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更应以爱国主义为基石,在破解技术难题道路上展现新作为。

  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可预见的未来,“卡脖子”不会只是临时性命题。只有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全方位比肩甚至领先世界的那天,“卡脖子”这个词才会被真正封存在历史中。这,或许也是“火柴大王”刘鸿生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档案资料】

  “火柴大王”刘鸿生,“联华制夷”稳固民族品牌,被称为近代爱国实业家。刘鸿生故居收藏的这张股票,是1948年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见证着民族工商业者商海沉浮、实业救国的往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