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新闻发言人如何直面记者

字体:
—2024—
01/15
10:57:09
2024-01-15 10:57:09 来源:浙江宣传

  我们在《新闻发言人底气从哪里来》一文中,探讨了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言人始终面对的一群人,就是媒体记者,而记者背后站着社会公众。因此,新闻发言人和记者互动、交锋的过程,就是与公众沟通、交流的过程。

  那么,如何看待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6个角度理解。

  既合作又博弈,双向奔赴。一位前新闻发言人用“既合作又博弈”来形容与记者的关系。一方面,新闻发言人是记者的“信息源”,媒体是新闻发言人的“传声筒”,信息传播需要双方合作;另一方面,记者想知道的有时新闻发言人不便说,新闻发言人想说的记者不一定感兴趣,双方可能互相“拉锯”“带节奏”。一次成功的传播,需要发言人和记者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精彩互动,不断碰撞思想火花,奉献信息、观点和语言的“盛宴”。

  春风化雨也要“顶风冒雨”。新闻发言人和记者可能在任何场合相遇,有时是新闻发布会,有时是集体采访或个人访谈,有时是突发事件处置现场。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新闻发言人可以谈笑风生、娓娓道来;在突发事件等紧要关头,新闻发言人要在提供真实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做到“一马当先”、一锤定音;在进行舆论斗争时,还要无惧“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态势,力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西方的“中国崩溃论”,新闻发言人毛宁用翔实数据和事实“霸气”回应:“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事实是,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揭示和反击了西方唱衰中国经济的话语陷阱、险恶用心。

  直面问题更要答好问题。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赵启正曾将新闻发布会形容为打乒乓球,记者问得好,新闻发言人才能接得好。越是尖锐的问题,可能正是误会、矛盾集中的地方,就越要积极回应,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提出好问题,是记者的能力;回答好问题,是新闻发言人的职责。

  去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有记者针对2022年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引发社会担忧,提问“人口红利是否即将消失”,对于这个看似尖锐的问题,李强总理的回答掷地有声,“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等话语成为媒体争相传播的“爆款”,有力引导了社会预期和发展信心。

  每一次“答记者问”都是好机会。媒体各具风格和倾向,记者采访也有不同的目的和情境。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每一次发声都是传播理念、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机会,要牢牢把握住。哪怕是“坏事”,也要好好说,力争化危为机、化干戈为玉帛。

  曾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讲过一个令她感触颇深的故事。一位新加坡大使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指责性提问,没有表现出情绪起伏,而是保持温和平静的态度,有理有据地讲述新加坡的相关法律和做法,消弭偏见和误解,令人信服。

  “懂新闻”是新闻发言人的必备能力。新闻发言人要懂新闻、善传播,具备深厚的媒介素养,能够娴熟地同媒体记者打交道。比如,了解新闻生产的基本流程、媒体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不同媒体的风格和兴趣点,这样才能在与媒体的合作与交锋中沉着应对、胜券在握。要尊重媒体,关注媒体报道,了解记者的信息需求和工作状态,第一时间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与相关服务,以专业赢得尊重。

  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省长说:“平均7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20个浙江人就有1家企业”。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说:“全国人民喝的6杯牛奶中,有1杯来自内蒙古。”具体、形象的数据,让沟通表达更清晰可感,被媒体援引作为新闻标题。

  新闻发言人也可以是“新闻人”、大IP。有专家说,传播像一个人,主题是灵魂,口径是筋骨,数据和事实是血肉,故事和细节是衣服,传播者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如今,一些新闻发言人在社交媒体开设账号,展示鲜明的个人风格,用网言网语提升传播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发言人也是“新闻人”。

  比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发文:“美国手臂伸得太太太太长了”,配图是一只伸着八爪的章鱼,生动形象地抨击了美国对外国企业的长臂管辖。

  总之,无论媒体还是公众,都期待新闻发言人多多发言、好好说话,推动政民互动越来越精彩、深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